老子:「品德經」:第十九章
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
繁華而驕,自遺其咎。
修之於邦,其德乃豐﹔
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
老子:「品德經」:第四十五章
埏埴覺得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
老子:「品德經」:第十二章
是以賢人去甚,去奢,去泰。
穀無以盈,將恐竭﹔
我獨泊兮,其未兆﹔
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為學日趨,為道日損。
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覺得教父。
將欲廢之,必故興之﹔將欲取之,必故與之。
老子:「品德經」:第八章
夫樂殺人者,則不成得誌於天下矣。
老子:「品德經」:第三十六章
建德若偷﹔
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
為天下穀,常德乃足。
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
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
地得一以寧﹔
不言之教,有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老子:「品德經」:第三十一章
故處置於道者,同於道﹔
故以身觀身,
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
豫兮若冬涉川﹔
強其骨。
老子:「品德經」:第五十五章
其在道也,曰:餘食贅形。
夷道若纇﹔
禍莫大於不滿足﹔咎莫大於欲得。
大象無形﹔
不尚賢,使民不爭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
老子:「品德經」:第十八章
夫何故。
吾以是有大患者,為吾有身,
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天然。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公乃全,全乃天,
虛其心,
上德若穀﹔
老子:「品德經」:第十六章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老子:「品德經」:第二十六章
不自見,故明﹔
善有果罷了,不以取強。
萬物並作,吾以觀複。
將欲歙之,必故張之﹔將欲弱之,必故強之﹔
恒也。是以賢人處有為之事,
六合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平,動而愈出。
始製馳名,名亦既有,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
覆命曰常,知常曰明。
六合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賢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老子:「品德經」:第十四章
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厥後。
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
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敷覺得道。
吉事尚左,喪事尚右。
侯王得一覺得天下貞。
老子:「品德經」:第九章
此三者覺得文,不敷。
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
神無以靈,將恐歇﹔
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滿足者富。
道隱知名。
是以賢人抱一為天下式。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
天得一以清﹔
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整天。
夫物或行或隨﹔或噓或吹﹔
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覺得稱。
孰為此者。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
雖有榮觀,燕處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