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四達,能無知乎。
不見可欲,使民氣穩定。
殺人之眾,以哀思泣之,克服以喪禮處之。
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
老子:「品德經」:第十七章
「我有為,而民自化﹔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
老子:「品德經」:第十三章
道常知名。
不得已而用之,澹泊為上。
弱水千流《獨占》於晉城。
吾何故知眾甫之狀哉。以此。
天門開闔,能為雌乎。
建德若偷﹔
視之不見,名曰夷﹔
萬物並作,吾以觀複。
有無相生,難易相成,是非相形,
致虛極,守靜篤。
修之於邦,其德乃豐﹔
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覺得稱。
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
老子:「品德經」:第四十六章
是以賢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
用其光,複歸其明,無遺身殃﹔是為襲常。
上善若水。
出世入死。
沌沌兮,如嬰兒之未孩﹔
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天然」。
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
知名六合之始﹔馳名萬物之母。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
鑿戶牖覺得室,當其無,有室之用。
虛其心,
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
不善人者,善人之資。
不成得而貴,不成得而賤。故為天下貴。
塞其兌,閉其門,畢生不勤。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老子:「品德經」:第三十八章
質真若渝﹔
老子:「品德經」:第三十五章
以家觀家,以鄉觀鄉,
老子:「品德經」:第四十三章
其在道也,曰:餘食贅形。
夫樂殺人者,則不成得誌於天下矣。
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
知常曰「明」。
善抱者不脫,子孫以祭奠不輟。
老子:「品德經」:第三十三章
吾何故知其然哉。以此:
夫兵者,不祥之器,
修之於鄉,其德乃長﹔
滿足者富。
天下無道,兵馬生於郊。
是以賢人抱一為天下式。
埏埴覺得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是謂襲明。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老子:「品德經」:第十八章
是以賢人有為,故無敗﹔
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神得一以靈﹔
滌除玄鑒,能無疵乎。
我獨泊兮,其未兆﹔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上德有為而無覺得﹔
企者不立﹔跨者不可﹔
神無以靈,將恐歇﹔
老子:「品德經」:第三十九章
荏弱勝剛烈。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
天長地久。
何謂貴大患若身。
老子:「品德經」:第五章
明道若昧﹔
其致之也,謂天無以清,將恐裂﹔
我好靜,而民自正﹔
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
穀得一以生﹔
惚兮恍兮,此中有象﹔恍兮惚兮,此中有物。
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
渙兮若冰之將釋﹔
是以賢人不可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品德經」:第二十三章
大象無形﹔
是以賢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知名之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