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處實在,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
公乃全,全乃天,
老子:「品德經」:第一章
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思寡慾,絕學無憂。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
將欲歙之,必故張之﹔將欲弱之,必故強之﹔
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穀。
老子:「品德經」:第四十章
是謂襲明。
善結無繩約而不成解。
複歸於樸,樸散則為器。
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
老子:「品德經」:第三十一章
唯之與阿,相去多少。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天下神器,不成為也,不成執也。
玄牝之門,是謂六合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愛國治民,能有為乎。
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天然」。
是以賢人抱一為天下式。
為者敗之,執者失之。
老子:「品德經」:第三十二章
老子:「品德經」:第三十八章
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無執,故無失。
老子:「品德經」:第二十七章
天長地久。
為有為,則無不治。
夫兵者,不祥之器,
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
何如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
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
萬物並作,吾以觀複。
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老子:「品德經」:第五章
往而不害,安平泰。
窈兮冥兮,此中有精﹔其精甚真,此中有信。
何謂貴大患若身。
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
為天下式,常德不忒,複歸於無極。
敦兮其若樸﹔
夫物或行或隨﹔或噓或吹﹔
老子:「品德經」:第十三章
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不知常,妄作凶。
老子:「品德經」:第三章
誠全而歸之。
上仁為之而無覺得﹔
我獨泊兮,其未兆﹔
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知名之樸。
老子:「品德經」:第十二章
老子:「品德經」:第十七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是以賢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其次,畏之﹔
老子:「品德經」:第三十三章
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夫亦將知止,知止能夠不殆。
搏之不得,名曰微。
地無以寧,將恐廢﹔
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
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
不得已而用之,澹泊為上。
馳騁畋獵,令民氣發瘋﹔可貴之貨,令人行妨。
老子:「品德經」:第十六章
老子:「品德經」:第二章
豫兮若冬涉川﹔
致虛極,守靜篤。
儽儽兮,若無所歸。
希言天然。
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而不有。
上德有為而無覺得﹔
老子:「品德經」:第四章
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
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世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老子:「品德經」:第二十二章
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