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古之善為道者,奧妙玄通,深不成識。
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
老子:「品德經」:第十六章
明白四達,能無知乎。
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夫兵者,不祥之器,
樸雖小,天下莫能臣。
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
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老子:「品德經」:第十一章
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
複歸於樸,樸散則為器。
為天下式,常德不忒,複歸於無極。
知名六合之始﹔馳名萬物之母。
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
吉事尚左,喪事尚右。
不見可欲,使民氣穩定。
老子:「品德經」:第三章
實其腹,
孰能安以動之徐生。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
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將欲廢之,必故興之﹔將欲取之,必故與之。
老子:「品德經」:第十四章
飂兮若無止。
不善人者,善人之資。
天長地久。
老子:「品德經」:第二十七章
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
覆命曰常,知常曰明。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丁爽﹔
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處世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老子:「品德經」:第四十章
樂與餌,過客止。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侯王無以貞,將恐蹶。
搏之不得,名曰微。
高低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穀無以盈,將恐竭﹔
老子:「品德經」:第十九章
老子:「品德經」:第七章
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穀。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
是以賢人去甚,去奢,去泰。
地無以寧,將恐廢﹔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老子:「品德經」:第三十九章
強行者有誌。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
雄師以後,必有凶年。
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不自矜,故長。
侯王得一覺得天下貞。
夫亦將知止,知止能夠不殆。
吾何故知眾甫之狀哉。以此。
為者敗之,執者失之。
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
善之與惡,相去如何。
偏將軍居左,大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
老子:「品德經」:第三十二章
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揣而銳之,不生長保。
沌沌兮,如嬰兒之未孩﹔
有物混成,先六合生。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
老子:「品德經」:第二章
是以君子整天行不離輜重。
愛國治民,能有為乎。
其在道也,曰:餘食贅形。
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是以賢人抱一為天下式。
道之為物,惟恍惟惚。
保此道者,不欲盈。
譬道之在天下,猶川穀之於江海。
此二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