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以君子整天行不離輜重。
道常有為而無不為。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
老子:「品德經」:第十三章
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
老子:「品德經」:第十二章
往而不害,安平泰。
實其腹,
侯王得一覺得天下貞。
六合。六合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
此非以賤為本邪。非乎。故致譽無譽。
老子:「品德經」:第二十五章
為有為,則無不治。
善之與惡,相去如何。
其次,侮之。
老子:「品德經」:第十六章
豫兮若冬涉川﹔
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古之善為道者,奧妙玄通,深不成識。
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
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
老子:「品德經」:第三十三章
其事好遠。
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
周行而不殆,可覺得六合母。
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
知名六合之始﹔馳名萬物之母。
搏之不得,名曰微。
穀無以盈,將恐竭﹔
太上,不知有之﹔
繩繩兮不成名,複歸於無物。
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
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
繁華而驕,自遺其咎。
六合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明白四達,能無知乎。
偏將軍居左,大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
賢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製不割。
知名之樸,夫亦將不欲。
魚不成脫於淵,國之利器不成以示人。
上仁為之而無覺得﹔
知常容,容乃公,
老子:「品德經」:第二十八章
老子:「品德經」:第十九章
荒兮,其未央哉。
處世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儼兮其若容﹔
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滿足者富。
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是以賢人之治,
始製馳名,名亦既有,
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
強其骨。
處實在,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穀神不死,是謂玄牝。
雖有榮觀,燕處超然。
地得一以寧﹔
老子:「品德經」:第二十七章
神無以靈,將恐歇﹔
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善有果罷了,不以取強。
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
上德有為而無覺得﹔
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其次,畏之﹔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
老子:「品德經」:第十七章
是以聖報酬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六合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賢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為者敗之,執者失之。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使夫智者不敢為也。
澹兮其若海﹔
將欲歙之,必故張之﹔將欲弱之,必故強之﹔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老子:「品德經」:第二章
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是謂微明。
老子:「品德經」:第十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