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不敷焉,有不信焉。
荏弱勝剛烈。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昔之得一者:
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俗人昭昭,我獨昏昏。
老子:「品德經」:第二十五章
曠兮其若穀﹔
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整天。
吾何故知眾甫之狀哉。以此。
偏將軍居左,大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
窈兮冥兮,此中有精﹔其精甚真,此中有信。
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
老子:「品德經」:第三十六章
老子:「品德經」:第二十八章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地無以寧,將恐廢﹔
將欲廢之,必故興之﹔將欲取之,必故與之。
是謂襲明。
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老子:「品德經」:第十七章
老子:「品德經」:第三十一章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
老子:「品德經」:第二章
知名六合之始﹔馳名萬物之母。
是以賢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樸雖小,天下莫能臣。
敦兮其若樸﹔
衣養萬物而不為主。常無慾可名於小﹔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閱眾甫。
老子:「品德經」:第七章
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
希言天然。
惚兮恍兮,此中有象﹔恍兮惚兮,此中有物。
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
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
何謂寵辱若驚。
執大象,天下往。
天下神器,不成為也,不成執也。
老子:「品德經」:第三十五章
老子:「品德經」:第三十八章
強行者有誌。
夫兵者,不祥之器,
老子:「品德經」:第五章
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老子:「品德經」:第十六章
老子:「品德經」:第四十章
萬物無以生,將恐滅﹔
老子:「品德經」:第十五章
上善若水。
始製馳名,名亦既有,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
道常知名。
上仁為之而無覺得﹔
其次,畏之﹔
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
穀神不死,是謂玄牝。
虛其心,
孰能安以動之徐生。
玄牝之門,是謂六合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不貴可貴之貨,使民不為盜﹔
儼兮其若容﹔
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老子:「品德經」:第二十一章
吉事尚左,喪事尚右。
此三者覺得文,不敷。
老子:「品德經」:第三十七章
埏埴覺得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老子:「品德經」:第三十九章
其在道也,曰:餘食贅形。
歸根曰靜,靜曰覆命。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
老子:「品德經」:第十四章
其次,侮之。
是謂微明。
世人皆不足,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
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
覆命曰常,知常曰明。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
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
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馳騁畋獵,令民氣發瘋﹔可貴之貨,令人行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