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品德經」:第十八章
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
不善人者,善人之資。
衣養萬物而不為主。常無慾可名於小﹔
知名六合之始﹔馳名萬物之母。
老子:「品德經」:第十四章
此非以賤為本邪。非乎。故致譽無譽。
聽之不聞,名曰希﹔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閱眾甫。
滌除玄鑒,能無疵乎。
荏弱勝剛烈。
猶兮若畏四鄰﹔
老子:「品德經」:第三十九章
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
有無相生,難易相成,是非相形,
為天下穀,常德乃足。
天得一以清﹔
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老子:「品德經」:第二十五章
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
俗人昭昭,我獨昏昏。
孰能濁以靜之徐清。
道之出口,淡乎其有趣,
老子:「品德經」:第四章
老子:「品德經」:第四十章
六合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賢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為天下溪,常德不離,複歸於嬰兒。
老子:「品德經」:第三十四章
此三者覺得文,不敷。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
老子:「品德經」:第十六章
死而不亡者壽。
飂兮若無止。
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
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金玉合座,莫之能守﹔
不自是,故彰﹔
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思寡慾,絕學無憂。
老子:「品德經」:第二十三章
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
雄師以後,必有凶年。
孰為此者。
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
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天然」。
老子:「品德經」:第六章
夫樂殺人者,則不成得誌於天下矣。
天門開闔,能為雌乎。
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
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天乃道,道乃久,冇身不殆。
此三者不成致詰,故混而為一。
樂與餌,過客止。
侯王得一覺得天下貞。
強行者有誌。
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是以侯王自稱孤、寡、不穀。
老子:「品德經」:第三十一章
老子:「品德經」:第三十二章
執古之道,以禦今之有。
故能成其私。
窈兮冥兮,此中有精﹔其精甚真,此中有信。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善之與惡,相去如何。
人之所畏,不成不畏。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穀神不死,是謂玄牝。
天長地久。
老子:「品德經」:第八章
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鑿戶牖覺得室,當其無,有室之用。
視之不見,名曰夷﹔
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不自見,故明﹔
致虛極,守靜篤。
為天下式,常德不忒,複歸於無極。
世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
高低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始製馳名,名亦既有,
無執,故無失。
知名之樸,夫亦將不欲。
是以賢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