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將軍居左,大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
廣德若不敷﹔
是以君子整天行不離輜重。
使夫智者不敢為也。
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天然」。
穀神不死,是謂玄牝。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賢人在天下,歙歙焉,為天下渾其心,
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始製馳名,名亦既有,
上德有為而無覺得﹔
老子:「品德經」:第二十八章
老子:「品德經」:第三十二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老子:「品德經」:第四章
大器晚成﹔
善之與惡,相去如何。
損之又損,乃至於有為。
惚兮恍兮,此中有象﹔恍兮惚兮,此中有物。
老子:「品德經」:第十八章
絕仁棄義,民複孝慈﹔
夫何故。
老子:「品德經」:第二十七章
無執,故無失。
夫兵者,不祥之器,
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
為有為,則無不治。
老子:「品德經」:第三十九章
荏弱勝剛烈。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
老子:「品德經」:第三十六章
穀得一以生﹔
是以賢人不可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
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
恒也。是以賢人處有為之事,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為天下溪,常德不離,複歸於嬰兒。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
萬物無以生,將恐滅﹔
老子:「品德經」:第三十四章
是以賢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周行而不殆,可覺得六合母。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不貴可貴之貨,使民不為盜﹔
道之為物,惟恍惟惚。
老子:「品德經」:第十三章
玄牝之門,是謂六合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是謂微明。
老子:「品德經」:第二十六章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
天下神器,不成為也,不成執也。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
世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老子:「品德經」:第二十一章
不自矜,故長。
世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且鄙。
信不敷焉,有不信焉。
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儼兮其若容﹔
視之不敷見,聽之不敷聞,用之不敷既。
雄師以後,必有凶年。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老子:「品德經」:第四十七章
老子:「品德經」:第三十三章
長之育之﹔成之熟之﹔養之覆之。
視之不見,名曰夷﹔
進道若退﹔
夫何故。以其無死地。
不自見,故明﹔
猶兮若畏四鄰﹔
魚不成脫於淵,國之利器不成以示人。
飂兮若無止。
馳騁畋獵,令民氣發瘋﹔可貴之貨,令人行妨。
何謂寵辱若驚。
靜勝躁,寒勝熱。平靜為天下正。
不言之教,有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
老子:「品德經」:第二十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