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有果罷了,不以取強。
故滿足不辱,知止不殆,能夠悠長。
老子:「品德經」:第三十三章
道衝,而用之或不盈。
大道泛兮,其可擺佈。
下德有為而有覺得。
此非以賤為本邪。非乎。故致譽無譽。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老子:「品德經」:第一章
故道生之,德畜之﹔
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神得一以靈﹔
老子:「品德經」:第四十七章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吾何故知眾甫之狀哉。以此。
老子:「品德經」:第四十八章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
老子:「品德經」:第四十五章
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天然。
老子:「品德經」:第二十二章
老子:「品德經」:第四十章
孰能濁以靜之徐清。
天得一以清﹔
其次,侮之。
老子:「品德經」:第十八章
豫兮若冬涉川﹔
孰能安以動之徐生。
善結無繩約而不成解。
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
何謂貴大患若身。
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
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
將欲廢之,必故興之﹔將欲取之,必故與之。
是以賢人不可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
儼兮其若容﹔
長之育之﹔成之熟之﹔養之覆之。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
師之所處,波折生焉。
善數不消籌策﹔善閉無關楗而不成開,
公乃全,全乃天,
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道常有為而無不為。
老子:「品德經」:第四十二章
不失其所者久。
金玉合座,莫之能守﹔
百姓皆注其耳目,賢人皆孩之。
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
老子:「品德經」:第十七章
大象無形﹔
老子:「品德經」:第三十章
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
致虛極,守靜篤。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穀得一以生﹔
上德若穀﹔
老子:「品德經」:第二十章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
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
不自矜,故長。
強行者有誌。
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
老子:「品德經」:第八章
天下神器,不成為也,不成執也。
聽之不聞,名曰希﹔
萬物並作,吾以觀複。
老子:「品德經」:第十三章
出世入死。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
夫何故。以其無死地。
夫何故。
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
唯之與阿,相去多少。
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知名之樸。
老子:「品德經」:第二十三章
始製馳名,名亦既有,
夫唯道,善貸且成。
老子:「品德經」:第三十五章
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穀。
非以其忘我邪。
絕仁棄義,民複孝慈﹔
有無相生,難易相成,是非相形,
高低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損之又損,乃至於有為。
猶兮若畏四鄰﹔
無執,故無失。
視之不見,名曰夷﹔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