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靈_12.脫身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天光大亮,宮人儘皆起家,她再是一張小小的彩紙,也極輕易被人發明。

“中宗大權旁落,文臣武將各自結黨,纔會有李家父子謀逆事成。謀江山雖易,守江山卻難,李氏未能收整朝堂,反被定王盧啟撿了個便宜。”

朝堂之上的風向,幾近一夜之間逆轉。

太子失德,太傅一黨憤而彈劾以保持住純臣清流的名聲,無可厚非。

一時之間,朝堂上兩黨辯論愈演愈烈。皇後披髮跣足等待在天子病榻之前,卻被中書令裴郡之跪攔在飛霜殿前,態度恭謹,叩首不止,卻句句都是請她歸去歇息,“方有助賢人病體安康”。

小太子毫不在乎,一麵悄悄將她拎起,一麵持續說:“中宗偶然朝政,乃至大權逐步旁落。鎮國公輔國公大司馬權傾朝野,結黨之爭越演越烈,乃至演變到了早朝之上大打脫手,時任禦史被當朝打死的境地…”

如果像他一樣腥風血雨裡長大,恐怕四年前的雨夜,就已經和阿孃一起死在洛陽了。

開口第一句話,不是叫冤不是委曲,而是恰到好處的體貼。

皇後氣得麵色烏青,卻仍勉強施禮才拂袖分開。哪知第二天,大司馬陳克令便身著盔甲佩劍入宮,滿臉哭得都是淚水,部下長劍卻虎虎生威:“陛下!臣來看你了!誰敢攔我麵聖,我管你是哪個一劍斬了,等陛下醒來再負荊請罪。”

但是太子失德被圈禁後不久,過夜皇後宮中的天子,卻俄然之間昏倒不醒了。

她一臉不滿從他手上滑下,背對他坐在硯台邊上,翹起小腳踩在墨汁裡,濺了他滿案的墨跡。

以是,纔會有大司馬擇定脆弱的他阿爹來做天子,立陳氏華珊為皇後。

泰安含淚點頭,輕聲說:“放心罷。”

“未有我叮嚀,不準入內。”

他說完,特地看了看此時滿臉板滯的泰安,又忍不住吐槽:“估計是家學淵源…一家子,都冇如何長心眼。”

一貫身材安康脾氣暖和的新皇,在皇後的含章殿中過夜,夙起突發頭痛。又因昭陽殿的多寶閣上跌落愛物而大發雷霆,肝火攻心一病不起。

當日晚膳,動靜就已經傳得滿城風雨了。

天真純真、仁慈又輕信。他看著如許的她,慨歎之餘又模糊生出不知那邊而來的羨慕。

小太子揉了揉眉心:“合德太子拔山舉鼎孔武有力…隻是政鬥宮心戰略狡計上,約莫劃一於零。”

而太傅裴縣之卻擇定太子為幼主,並把嫡幼女許配給他來做太子妃。

他竭力撐到床邊,放下厚厚的帷帳,便再難支撐撲通一聲倒在睡榻上,麵如金紙抖若篩糠。

小太子抬眸,暴露經心設想過的,既思念又怨怪的少年特有的神采,多一分未幾少一分很多:“阿爹,你好些了嗎?”

小太子體力不支,額上滾燙,滿臉都是汗珠,即將墮入昏睡之前仍不忘叮嚀她:“宮人儘皆不成信,除非阿爹送來食品,不然切莫讓我入口。”

被夾在《聖祖訓》裡帶出來的泰安,將兩人對話聽了個完整。此時對小太子佩服得五體投地,恨不能為他鼓掌喝采。

久未進食的天子,卻一口又一口飲下這一碗暗紅色的血湯,很久以後展開眼睛,氣若遊絲地說:“…宣太子。”

小太子心頭鎮靜欣喜,瞥了泰安一眼,慢條斯理解釋道:“我大燕立國百餘年,三任君主仁德開通涵攝生息,直至中宗通道,醉心沉迷於長生之術,舉國大肆修建寺廟…遊方方士僅因障眼小計便可自在出入內宮…”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