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期間正陽門(俗稱前門)內的東交民巷(原名東江米巷)一帶,曾是很多衙署的地點地。在這老百姓望而生畏的處所,有一個非常特彆的機構,那就是為皇家治病的太病院。
太病院當代醫療機構稱呼,是專為上層封建統治階層辦事的醫政及醫療保健構造。太病院始設於金代,附屬於宣徽院。太病院的最高長官是太病院提點(正五品),下設使,副使,判官等,“掌諸醫藥,總判院事。”彆的,太病院中還設管勾主管醫學教誨,另還設有各種稱呼的太醫和醫官。
禦藥院“掌受各路香貢,諸番進獻貴重藥品,修造湯煎”。內有達魯花赤一人、大使二人、副使三人、直長一人、都監一人。
官醫提舉司辦理有關醫戶及差役有關訴官司宜。共設四所,彆離位於多數、保定、彰德、東劃一四路。各所均設有提舉一人,同提舉一人、副提舉二人。在天下十路也各設一所。
元朝統治者對醫學辦理相稱正視,醫學軌製較周到,機構擴大,並大幅度進步醫官品階及職位。太病院之品級進步到正二品,內有院使、同知、金院、同金、院判、經曆、都事、照磨等,官階正二品至正八品,另設令史、譯史、知印、通史、宣使等職。
明朝宮廷除為天子辦事的禦藥房外,還設有專為皇太子、後宮嬪妃和王府辦事的醫療機構。
兩具銅人,在戰亂中失落其一,所存一具,藏於明太病院的藥王廟裡,但這具銅人,是經元世祖至元年間(1264—1294年)重新修鑄過的。這些前朝遺物,因年代長遠,到了明英宗正統年間(1436—1449年),石刻筆跡已漫漶不清,銅像睮穴也已暗淡莫辨。明英宗號令新建太病院時,礱石範銅,重修《鍼灸圖經》石刻和仿鑄鍼灸銅人,置於院署,以供法度。明嘉靖時,鍼灸學家高武曾鑄有銅人三具,男婦孺子各一。明萬曆中,醫官楊繼洲,又於太病院鑄銅人一具。以是自北宋以來,前後共有鍼灸銅人七具。清末地安門外太病院新署“銅神廟”內供置的不知是哪一具銅人。
明朝太病院編輯
元朝太病院,秩正二品。開端時長官為宣差,後改成尚醫監、太病院提點等。其行政附屬於宣徽院,最高長官之下設院使、副使、判官等項目。元朝太病院掌管統統醫藥事件,官員品秩遍及高於任何朝代。
明太病院的三皇廟內,曾有元元貞年間(1295-1296年)所鐫、宋王惟德撰《銅人睮穴鍼灸圖經》全文的石刻,其碑之題篆為宋仁宗的禦書。石刻是元惠宗至元年間(1335—1340年)自汴梁(今開封)移到這裡的。
醫學提舉司“掌考校諸路大夫課義實驗太醫教官,訂正名醫撰述筆墨,辨驗藥材,訓誨太醫後輩,領各處醫學”。內有提舉一人,副提舉一人。
金代大抵上也仿宋朝,在宣徽院之下設太病院、尚藥局、禦藥院。太病院內設有提點、院使、副使、判官、管勾、正奉上太醫、副奉上太醫、長行太醫。兼有醫學教誨性子,培養各科門生,以良好之學員彌補太醫之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