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子監大人_239 太祖遺訓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聽罷,趙德秀當即跪下領旨。

忽地,她想起一事,秀眉微微蹙起,抬眼望著趙德秀,扣問道。

端過一盞燭台,範夫子帶著皇上與趙祈走入密道中。

關於柳雲懿的出身,他究竟坦白了甚麼呢?

目睹這兩兄弟要起紛爭,皇上不由頭疼扶額。

“柴王爺已被擒,但麒麟社的翅膀仍在清閒法外,叨教聖上,這該當如何措置?”

如此說來,她豈不就是柳侍郎的閨女嗎?怪不得爹爹給她取姓氏為柳。可仍有一事,非常古怪。柳雲懿抓起胸前的玉佩。這塊玉佩,她找人問過,說是宮中之物。如果她是柳侍郎家的女兒,又怎會具有宮中之物。並且,她問過當年的奶媽,對方說過,柳侍郎當年生了一個男孩,而不是女孩。

“懿兒,你在想甚麼?”

見機,呂煙雨趁熱打鐵道:“聖上,臣妾感覺滕王說的有理。亂臣賊子一個不能放過。不然,豈穩定了朝綱?如果本日放他們一馬,他日再立反旗,大宋危矣!”

“真的?”趙德秀明顯不信。

聽到這兒,柳雲懿笑逐顏開,一臉幸運道:“公然是爹爹,我還覺得是做夢呢。”

“國子監大人?”趙祈驚呼道:“你就是傳說中的國子監大人?真有這麼一號人物?”

範夫子微微一笑,點點頭。

而那三條遺訓中的第一條便是:柴氏子孫有罪,不得加刑,縱犯謀逆,止於獄中賜儘,不得市曹行戮,亦不得坐連支屬。

傳言中的國子監大人,竟然是範夫子!趙祈非常不測。他看著範夫子,心中又生起新的疑問。

依樣畫葫蘆,趙祈跟著上香,卻不似皇上那般虔誠,而是偷偷左顧右盼著。想儘早看到遺訓的內容。畢竟年青氣盛,待皇一上完香,他便迫不及待地問道。

名冊一冊可有十數頁之多,其記錄官員不在少數。若依趙德秀所言儘數除之,那朝廷一半朝臣得下獄受審。一心為朝廷著想的八王爺忙上前一步。

而皇上說道:“太祖天子以仁德治國,不忍侵犯前朝柴宗室先人,故而立下此遺訓。”

趙德秀寵溺地摸了摸她的腦袋,笑道:“你是爹爹的掌上明珠,爹爹怎能見死不救呢?!”

他緩緩說來:當年,他化作一算命先生,行走於江湖。一日,他路子柳侍郎家門前,俄然從內裡走出一慌鎮靜張的男人,將懷中嬰兒拜托與他,並附送他一塊玉佩。他剛帶著女嬰分開,柳侍郎一家就被官兵抄家了。

“聖上!”八王爺仍想力勸。

公然,皇上無法中帶著薄怒道:“皇兒,你彆討情了。謀反乃大逆不道,豈妙部下包涵?如果開了先例,他日大家豈不都效仿。”

雖八王爺與潘丞相所言有理,但趙德秀所言也不無事理,反賊若不儘早斬草除根,恐東風吹又生。

頓時,趙祈大驚:太祖竟留下如許的遺訓?

一陣輕風拂過,梨花花瓣紛飛,柳雲懿偶然在乎,正悶悶不樂地趴在石桌前,遙看著如詩如畫的夜空,思路垂垂飄向了遠方。

夜漸深,四下一片悄悄。

不知過了多久,一人影悄悄呈現在她身後,和順地為柳雲懿披上一件紅色狐裘披風,體貼腸問道。

“這……”皇上躊躇了。

“謝父皇!”

“遵旨!”

一聲驚叫,柳雲懿身子不由得一顫,下認識地裹緊身子向後靠,轉頭望去。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