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非子_第20章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魏惠王謂卜皮曰:子聞寡人之聲問亦何如焉?對曰:臣聞王之慈惠也。王欣然喜曰:但是功且安至?對曰:王之功至於亡。王曰:慈惠,積德也,行之而亡何也?卜皮對曰:夫慈者不忍,而惠者好與也。不忍則不誅有過,好予則不待有功而賞。有過不罪,無功受賞,雖亡不亦可乎?

宋崇門之巷人服喪,而毀甚瘠,上覺得慈愛於親,舉覺得官師。來歲,人之以是毀死者歲十餘人。子之服親喪者為愛之也,而尚能夠賞勸也,況君上之於民乎?君而無賞,則功不立。

五。龐敬,縣令也,遣市者行,而召公大夫而還之,公大夫亦遣為市。立以間,無以詔之,卒遣行。不命,卒遣去,俱不測其由也。市者覺得令與公大夫有言,不信賴,乃至無奸。大夫雖告以不命,反亦不信,故不敢為奸。

一曰。公孫鞅曰:行刑重其輕者,輕者不至,重者不來,不犯輕,天然無重罪也。是謂以刑去刑也。以輕刑去重刑。刻南之地,麗水當中生金,人多竊采金,采金之禁,得而輒辜礫於市,甚眾,壅離其水也,又設防禁遮擁,令人離其水也。而人竊金不止。夫罪莫重辜磔於市,猶不止者,不必得也。言犯法者不必一一皆得,而有免脫者,則人行其免脫而輕犯重罪。故今有於此,曰:予汝天下而殺汝身,庸人不為也。夫有天下,大利也,猶不為者,知必死故。不必得也,則雖辜磔竊金不止。知必死,則天下不為也。

齊人有欲為亂者,恐王知之,因詐逐所愛者,令走王知之。王知逐所愛,則不疑其為亂也。

戴驩,宋大宰,夜令人曰:吾聞數夜有乘輼車至李史門者,謹為我伺之。令人報曰:不見輼車,見有奉筍而與李史語者,有間,李史受筍。遣伺輼車,故實奉筍,本令伺奉筍,彼當易其辭。

越王慮伐吳,慮,謀也。欲人之輕死也,出見怒鼃乃為之式。從者曰:奚敬於此?王曰:為其有氣故也。來歲之請以頭獻王者歲十餘人。由此觀之,譽之足以殺人矣。譽於勇則人之以頭獻。

#7『吳』誤為『吾』,據張榜本、趙用賢本改。

有相與訟者,子產離之而無使得通辭,倒其言以告而知之。謂得以此言以告彼,彼言以告此,則知訟者之情實。

一曰#8。韓昭侯曰:吹竽者眾,吾無以知其善者。田嚴對曰:一一而聽之。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