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非子_第36章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若夫齊田恒、宋子罕、魯季孫意如、晉僑如、衛子南勁、鄭太宰欣、楚白公、周單單、燕子之,此九人者之為其臣也,皆朋黨比周以事其君,隱正道而行私曲,上偪君下亂治,援外以撓內,親下以謀上,不難為也。如此臣者,唯聖王智主能禁之,若夫昏亂之君,能見之乎?

#20淩瀛初本、迂評本『近』作『跡』,據改。

#7此處衍二十一字,據陳奇猷本刪。

#17依文例當有『之』字,據淩瀛初本、迂評本補。

#21『股』顯係『殺』之誤,當改。

若夫後稷、臯陶、伊尹、周公旦、太公望、管仲、隰朋、百裡奚、蹇叔、舅犯、趙襄、範蠡、大夫種、逢同、華登,此十五人者,為其臣也,皆夙興夜寐,卑身賤體,煉心白#11意,明刑辟,治官職以事其君,進善言,通道法而不敢矜其善,有勝利立事而不敢伐其勞,不難破家以便國,殺身以安主,以其主為高天泰山之尊,而以其身為壑穀鬴洧之卑,主有明名廣譽於國,而身不難受壑穀鬴洧之卑。如此臣者,雖當昏亂之主尚可致功,況於明顯之主乎?此謂霸王之佐也。

#19『吏』字衍,據淩瀛初本、迂評本刪。

#4『能』誤為『使』,據陳奇猷說改。

#14『身』字衍,據陳奇猷本刪。

#1『風』字衍,據淩瀛初本、迂評本刪。

賢人之所覺得治道者三:一曰利,二曰威,三曰名。夫利者以是得民也,威者以是行令也,名者高低之所同道也。非此三者,雖有不急矣。今利非無有也而民不化,上威非不存也而下不平從,官非冇法也而治不當名。三者非不存也,而世一治一亂者何也?夫上之所貴賞與其所覺得治相反也。夫立名號所覺得尊也,今有賤名輕實者,世謂之#17高。設爵位所覺得賤貴基也,而簡上不求見者,世謂之賢。威利以是行令也,而有利輕威者,世#18謂之重。法律所覺得治也,而不從法律為私善者,世謂之忠。官爵以是勸民也,而好名義不進仕者,世謂之義士。科罰以是擅威也,而輕法不避刑戮滅亡之罪者,世謂之勇夫。民之急名也甚,其求利也如此,則士之饑餓乏絕者,焉得無岩居苦身以爭名於天下哉?故世之以是不治者,非下之罪,上失其道也。常貴其以是亂,而賤其以是治,是故下之所欲,常與上之所覺得治相詭也。今下而聽其上,上之所急也。而惇慤純信譽心壹者,則謂之窶。守法固,聽令審,則謂之愚。敬上懼罪,則謂之怯。言時節,行中適,則謂之不肖。無貳心私學,#19聽吏從教者,則謂之陋。難致謂之正。難予謂之廉。難禁謂之齊。有令不平從謂之勇。有利於上謂之願。少欲寬惠行德謂之仁。重厚自負謂之父老。私學成羣謂之師徒。閒靜安居謂之有思。損仁逐利謂之疾。險躁佻反覆謂之智。先為人而後自為,類名號言,博愛天下,謂之聖。言大本稱而不成用,行而乖於世者,謂之大人。賤爵祿不撓上者,謂之傑。下漸行如此,入則亂民,出則不便也。上宜禁其欲滅其跡#20而不止也,又從而尊之,是教下亂上覺得洽也。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