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有個小島_第57章 關於“米”的對話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誰規定了米的長度?”二狗問。

到目前為止,天下上224個國度和地區,大多采取國際單位製,隻要美國、緬甸和利比裡亞仍對峙采取英製,回絕利用公製。後兩個國度能夠是因為風俗題目,而美國回絕它,是因為他作為科技、產業的帶領者和遊戲法則的製定者,不肯履行其他國度主導製定的標準。”

中原國分歧朝代時,尺的長度都是不一樣的。商朝的一尺約即是現在的16.95厘米,周朝一尺約即是現在的23.1厘米、秦時一尺約即是現在的23.1厘米、漢時一尺約即是現在的23.75厘米、三國期間一尺約即是現在的24.2厘米、南朝一尺約即是現在的25.8厘米、北魏一尺約即是現在的30.9厘米、隋代一尺約即是現在的29.6厘米、唐朝一尺約即是現在的30.7厘米、宋元時一尺約即是現在的31.68厘米。現在的一市尺相稱於33.3333厘米。團體上看,尺越來越長了。

“好不輕易答覆了你一個題目,又來一個更難答覆的新題目。下次再說吧!”

吃了晚餐,二狗和高建、周潔、韓剛在客堂裡談天。前幾天關於長度單位”米“的由來題目,二狗把高建問住了。高建歸去查了很多質料,他說明天根基上能夠答覆二狗提出的這一題目了。上麵是他們的對話。

“米隻是翻譯成中文的叫法。它是一個外來的量。它最早發源於法國,在法文裡叫mètre。中國當代是冇有米這個長度單位。”

顛末七年的跋涉,德·蘭布爾和麥尚終究在法國南部的卡爾卡鬆要塞相遇。當他們帶著調查數據回到巴黎時,拿破崙·波拿巴已經成為法國的新統治者,法國政局已經規複穩定。巴黎群眾像驅逐豪傑一樣歡迎他們。倡導科學的拿破崙也對他們賜與了高度評價:“勝利就像過眼雲煙,但這一成績將永垂不朽。”

二狗接道:“用人體的尺寸作單位就算是有德國人的鬆散性,但是它有一個關頭題目是各單位之間不好換算,它們並不是整進製。比如中原國的一拃和一庹、一步,就冇法說清楚他們之間如何換算。”

這就是我們現在利用的米。”

因為“檔案米”變形嚴峻,1872年法國放棄了‘檔案米’的定義,按照‘檔案米’的長度,采取鉑銥合金(90%鉑和10%銥)質料重新製作了米原器。當時共製作了31件米原器,橫截麵大抵呈X形。‘檔案米’的長度被刻在尺子的凹槽(中性麵)上,兩條線的寬度為6-8微米。

《三國演義》中前人動不動就身長八尺,實在也就相稱於明天的1.95米擺佈。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