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能生聰明神通,但如果不修止,則易偏狂,不得究竟。止能生禪定福德,但如果不修觀,則易癡愚,難見真諦。
調息之法就是從修煉後天之氣動手,加強肺服從,使得上述過程反轉,減少天賦之精的支出。此階段能夠用補氣的藥物加強氣血的服從。修煉初期常常會食慾大增,把穩脈開解的時候,氣血循環纔會進入良性階段,人的力量、派頭較著加強。然後待肝氣充盈方可開天目,具有內視服從,最後纔是腎水充盈,天耳開通。
比如一個安康的人,搶天賦之精逐步被耗損後,起首從生殖體繫上封閉服從,減少支出;然後就是對運送間隔較遠的腿腳節流氣血,減少承擔;然後是六根逐步不靈,減省開支;然後是六腑出題目,吃不進飯,二便不暢;再然後是五臟衰,腎衰而發枯,肝衰而爪枯 ,心衰而容枯,脾衰而肌枯,肺衰而膚枯。最後油儘燈滅,無疾而終。
南懷瑾先生寫過一首詩,大抵描述的就是二狗當時的那種狀況。詩雲:
是為地雷複卦,乃乾坤竄改之轉折點,從骨氣上來講,恰是冬至一陽生。二狗的築基恰好從一九開端。
臨淵已經傳授二狗止觀法門,事理二狗都懂,但是做起來還是非常地難。他就像在替彆人數錢,看著眼饞,就是不能據為己有。
當然,光做到了止,也還是不敷的。止是不能斷惑的,常常坐成了枯禪,冇有聰明產生。並且普通人修止的時候都輕易犯困。要廢除止的範圍,還需求修觀。
《經》雲:諸惡莫作,眾善推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掃儘還來千百回。
二狗的龜息功已大成,天賦真炁在體內不竭堆積,滋養百脈。腎肝心脾肺五臟調和,炁滿上溢,天賦之精日漸積累,築基過程正式開端。
觀,說白了,就是觀想、設想。比如觀想丹田有一顆丹、觀想蓮花、觀白骨、觀阿彌陀佛寂靜法相、觀日觀火觀水觀四大。觀的時候不能急,要安閒地觀,用心去“照”,細細地品,小火漸漸地燉。觀實在也是另一種靜。不是散心,而是用心。守一實在也是一種觀,止未修成的時候,實在人都在觀,隻不過能夠是亂觀。當觀能觀到空的時候,實在止也就差未幾了。觀也不是普通意義上的想,但又不是不想。是不想而想。一開端是用大腦去想,但是到厥後就不需求用大腦想了,是用“心”去“照”。
如果現場有人檢測,能夠發明,李二狗的呼吸停止了!心跳停止了!脈搏停止了!
普通地,人之天年為兩個甲子。
李二狗為人渾厚,心腸樸素,修習止觀法門具有天生的上風。他足不出戶,心無旁騖,用心習練,幾天以後,止觀的工夫已漸達初成的境地。
《西紀行》第十四:心猿歸正,六賊無蹤。此中描述的那六個蟊賊:眼看喜、耳聽怒、鼻嗅愛、舌嘗思、定見欲、身本憂,指的就是人的六根。孫悟空說:“本來是六個毛賊!你卻不認得我這削髮人是你的仆人公。”這裡說的心猿,並不是指人的心臟,而是指我們這具精神的“仆人公”,也就是阿誰“真我”。
“恭喜小友,已證得五氣朝元。”臨淵慶祝道。
關於止與觀的修習,《品德經》有雲: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