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般若經_第8章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無得財法勝有得財法。問無得財施何如無得法施。有得財施亦作此問。答財法不二則無得財施與無得法施無有好壞。但無好壞好壞義則法施為勝財施為劣也。有得法施亦勝有得財施。大格如此也。今依論釋。論雲福不趣菩提。此簡佈施之福雖多此是有漏福德。即非福德者非無漏無所得福德也。是名福德者。論經重言福德福德。此意略判福德凡有二種。一者有漏福德。二者無漏福德。是故重言福德福德。問善吉但應對佛明佈施福多。何人原因忽簡福德漏與無漏。答善吉領解佛意。佛意欲明佈施之福雖多而是有漏。是故答佛如我所解。佈施福多者。此是有漏之福多耳非無漏也。佛言下。第二正舉財施格量法施。就中有二。初明持經勝於佈施。第二釋勝以是。今便是初。問雲。何名為四句偈耶。有人言。此經下文兩四句偈。便是其事。今謂此人得經語不得經意。若取下偈為四句偈者。自經初已來便應非偈。受持之者便無功德。又當佛說經時至此中未有後兩偈。雲何逆格量耶。有人言。統統大乘經四句要偈。如雪山之四句等。便是其事。是亦不然。今正論波若不涉餘經。有人言。凡是言說成績一義者此便是偈。故偈名為竭義。取其竭儘則名為偈。今謂亦不然。經乃明四句偈。今雲其義竭儘何必的論四句。自有一句於義亦儘。如果彆偈則句定言不定。如果通偈則言定句不定。彆偈句定言不定者。要須四句故句定。或五言四七六等故言不定也。通偈言定者。要滿三十二字也。句不定者。三十二字或一三四句不定也。今既雲四句則是彆偈。雲何故通釋耶。有人言。三十二字名為一偈。是亦不然。乃是本國數經法耳。非關四句偈也。有人言。凡是經論能顯道者。悉名為偈。此亦不然。今的雲四句偈。雲何乃通取顯道之言。顯道何必四句耶。有人言。化名四句。如一假有。不成定有定無亦有亦不過有非無。亦得言假有。即不有乃至假有未曾有無。故此假四句即名為偈。今謂上來亦無此說。乃是通方之論耳。有人言。上不成取不成說不法非不法便是一四句偈。今謂是亦不然。若唯此是偈餘應非偈。有人言。前答善吉四句問。便是四句偈也。是亦不然。前乃是答於四句。豈關偈耶。當代俗中以四句為一偈。佛隨世俗亦以四句為一偈。明此乃是舉少況多之言耳。然一四句斯言起碼。若能受持一四句其福無邊。況複一段一章一品一部耶。故須得經意勿著說話也。何故故下。此第二釋勝以是。至人極法從是經生。是故持經其福為勝。論雲二能趣菩提。便是受持四句及演說四句也。所謂佛法即非佛法者。有人言。此是遣執。嚮明出世極果人法。恐物著故須遣即空。今謂不然。前明即非福德。亦應恐生物著故須遣也。有人言。佛法非佛法如中假之流。是亦不然。恐是玉卮無璫也。今依論釋。成上持經福多之義。偈雲唯獨諸佛法福成第一體。所言佛法者。唯佛是無上菩提之法也。即非佛法者。自佛以外二乘菩薩無有此法。故雲即非佛法也。以佛獨占故此法第一。今持經福能生第一之法。是故持經之福其福最勝。須菩提於意雲何必陀洹能作是念下。此第二釋成格量之義。就此章中大開二彆。第一舉小乘因果釋成格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