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作品集(簡體新版)_第66章 碧血劍(66)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袁崇煥枉死,天下冤之,千百首悼詩,我覺得都不及那位三界神所說“辛苦數十年,乃今得歇息矣!”一語動人之深。想像袁崇煥數十年中邊關冒死,拋妻彆母,存亡以之,自期“功成身可死”,直到真的給天子殺了,才得歇息,真不由熱淚盈眶矣。

司馬遷在〈留侯世家〉中說,本來覺得張良的邊幅必然魁偉奇偉,但見到他的圖形,麵貌卻如美女普通。我們看到袁崇煥的遺像時,恐怕也會有如許的感受。圖象中的袁崇煥雖不如何俊美,但洵洵儒雅,很難想像如許的一小我竟會如此剛烈俠烈。

十五

袁崇煥身後,骸骨棄在地下,無人敢去收葬。他有一個姓佘的仆人,廣東順德馬江人,半夜裡去偷了骸骨,收葬在廣渠門內的廣東義園。隔一道城牆,廣渠門外的一片廣場之上、城壕當中,便是九個半月之前袁崇煥帶領將士大喊鏖戰的處所。他拚了性命擊退來犯的十倍敵軍,保衛了天子和北都城中百姓的性命。天子和北都城的百姓則將他割成了碎塊。

崇禎以是殺袁崇煥,並不但是中了皇太極的反間計那麼簡樸。如果是出於一時誤信,可說他隻是笨拙。《三國演義》寫曹操誤中周瑜反間計,聽信蔣乾的密報,立即就殺了水軍都督蔡瑁、張允,比及兩人的首級獻到帳下,曹操頓時就覺悟了,自言自語:“我入彀了!”那隻是半晌之間的事。但是崇禎於十仲春月朔將袁崇煥下獄,到來歲八月十六才正法,中間有八個半月時候沉思熟慮。他曾幾次想放了袁崇煥,要他再去守遼,是以有“守遼非蠻子不成”的話,從宮中傳到外朝來。[121]既然有如許的話,當然已充分明白皇太極的反間計。他稱袁崇煥為“蠻子”,那是既討厭他的倔強,卻又不由佩服他的乾勁和才氣。

為甚麼隔了這麼久才殺他?因為清兵一向占據著冀東永劃一要地,威脅北京,直到六月間才全數退出長城,在此之前,崇禎不敢獲咎關遼軍隊。要比及京師的安然絕對冇有了題目才脫手。在此之前,他不是不忍殺,而是不敢殺。他對袁崇煥又佩服、又驚駭,內心有極強的自大感。殺袁崇煥,是自大感作怪。

袁崇煥身後,舊部祖大壽、何可綱率軍駐守錦州、寧遠、大淩河要塞,清軍始終不能越雷池一步。崇禎四年八月,皇太極以傾國之師,在大淩河將祖大壽緊緊包抄,十月間祖大壽不支投降。副將何可綱不降,被殺。祖大壽騙皇太極說可為滿清去取錦州,但一到錦州,當即就守城,而後皇太極派大將幾次打擊都打不下來。皇太極兩次禦駕親征,攻錦州、攻寧遠,都無功而退。直到崇禎十四年三月,清兵雄師再圍錦州,整整圍攻一年,到第二年三月,先擊潰了洪承疇十四萬雄師,祖大壽糧儘援絕,又再投降。祖大壽到順治十三年才死,始終未曾為滿清打過一仗,大抵是學了《三國演義》中“身在曹營心在漢”的主旨,滿清也冇有封他甚麼官。比之滿桂、趙率教、何可綱、孫祖壽等人陣亡捐軀,祖大壽有所不如,但比之其他的降清大將卻又遠勝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