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經_第2章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瓜蒂(一分)檳榔(半兩)胡椒(一兩)桂花(半兩)

已上黮。

右除豆麪外,併爲細末,卻用蒼耳、辣蓼、勒母藤三味各一大握,搗取濃汁,浸豆一伏時,漉出,豆蒸以腐敗為度(豆須是煮爛成沙,控乾放冷,方堪用。若煮不爛,即造酒,出有豆腥氣)。卻將浸豆汁煎數沸,彆頓放,候蒸豆熟,放冷搜,和白麪並藥末,硬軟得所。帶軟為佳,如硬,更入少浸豆汁。緊踏作電影,隻用紙裹以麻皮寬縛定,掛通風處,四旬日取出,曝乾便可用。須先露五七夜後,使七八月已後,方可使。每鬥用六兩,隔年者用四兩,此黮謂之錯著水。(李都尉玉漿乃用此黮,但不消蒼耳、辣蓼、勒母滕三種耳。又一法隻用三種草汁,浸米一夕搗粉,每鬥爛煮赤豆三升,入白麪九斤拌和,踏桑葉裹入紙袋,當風掛之,即不消香藥耳。)

瑤泉黮

右件藥併爲細末,與粉麵拌和訖,再入杏仁三斤,去皮尖,磨細入井花水一鬥八升,調勻,旋灑於前項粉麵內,拌勻,複用粗篩隔過,實踏,用桑葉裹盛於紙袋中,用繩係定,立即掛起,不得積下,仍單行懸之二七日,去桑葉,隻是紙袋,兩月可收。

香泉黮

滑台黮

官桂(二兩)麥糵(四兩,焙乾)

已上罨黮

每麵一百斤,使杏仁十二兩,去皮尖,湯浸於砂盆內,研爛如乳酪類似,用冷熟水二鬥四升,浸杏仁為汁,分作五處拌麪。其踏罨如頓遞祠祭法同。

白朮(二兩半)川芎(一兩)白附子(半兩)

玉友黮

杏仁(二斤,用溫湯浸,去皮尖,更冷水淘三兩遍,入砂盆內研,旋入井花水,取濃汁二鬥)

上等白麪一鬥,以生薑五兩研取汁,灑拌揉和。依常法起酵,作蒸餅,切作電影,掛通風處,一月輕乾可用。

右件搗羅為細末,將粉麵並藥一處拌和令勻。然後將杏仁汁旋灑於前項粉麵內拌揉,亦須乾溼得所,握得聚,撲得散,即用粗篩隔過,於淨席上堆放。如法蓋三四時候,候水脈勻,入模型內實踏,用刀子分為四片,逐片印風字,訖,用紙袋子包裹,掛無日通風處,四十九日踏下,便入紙袋盛掛起,不得積下。掛時相離著,不得廝遝,恐熱不通風。每一石米用黮一百二十兩,隔年陳黮有力,隻可使十兩。

道人頭(十六斤)蛇麻(八斤,一名辣母藤)

右件藥麵拌時,須乾濕得所,不成貪水,握得聚,撲得散,是其訣也,便用粗篩隔過,所貴不作塊,按令實,用厚覆蓋之。令暖三四時候,水脈勻,或經宿夜氣留潤亦佳,方入模型,用布包裹實踏,仍預治淨室無風處。安排了局子,先用板隔地氣,下鋪麥約一尺,浮上鋪箔,箔上鋪黮,看遠近用草人子為栔(音至),上用麥蓋之;又鋪箔,箔上又鋪黮,依前鋪麥,四周用麥劄實,風道上麵更以黃蒿稀壓定,須一日兩次覷步體當發得緊慢。傷熱則心紅,傷冷則體重。若發得熱,周遭麥微濕,則減去上麵蓋者麥,並取去四周劄塞,令通民風約三兩時候,或半日許,依前蓋覆。若發得太熱,即再蓋,減麥令薄。如冷不發,即添麥,厚蓋催趁之。約發及十餘日已來,將黮側起,兩兩相對,再如前罨之,蘸瓦日足,然後出草(去聲。立曰蘸,側曰瓦)。

右件藥都搗羅為末,每料用糯米粉、白麪共三百斤,使上件藥拌和,令勻。更用杏仁二斤,去皮尖,入砂盆內爛研,濾去滓。然後用水蓼一斤,道人頭半斤,蛇麻一斤,同搗爛,以新打水五鬥,揉取濃汁,和搜入盆內,以手拌勻,於淨席上堆放。如法蓋覆一宿,次日早辰用模踏造,唯實為妙,踏成用穀葉裹,盛在紙袋中,掛閣通風處,半月去穀葉,隻置於紙袋中,兩月方可用。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