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風歌_第九章:卷軸之謎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世人見那字乃前朝智囊劉基所題,均暗自測度,皆不得其意。冷淩秋將那捲中所畫,牢服膺住以後,便問樊義:“不知樊大叔接下來有何安排?”樊義道:“此事非同平常,我須稟明師父,且看他白叟家如何決計。”杜剛見這卷軸毫不起眼,如不是本日冷淩秋說出,隻怕還在那書廚角落待上十年也無人問津。便對冷淩秋道:“小子但是哄人?那血衣樓當真是要搶這破畫?”冷淩秋見他不信,隻得將太湖水寨之事和上少林所聞一一為世人詳細說了。

冷淩秋思考半晌,便答道:“實在我也不知,不過鄙人有一小小猜想,也不知是與不是?”杜剛一聽頓時急道:“你這小子如何也學老三普通磨磨唧唧,有話直說罷。”樊義,樊忠也接踵點頭,瞧他有何猜想。冷淩秋道:“不知大師可曾發明一處細節?這少林,太湖水寨,翎羽山莊和貴派,隻要翎羽山莊和其他三派有些分歧。”世人均道不知,唯有吳士奇悄悄點頭。冷淩秋見他嘴角一笑,問道:“吳...吳大哥可有發明?”他本想叫“吳大叔”但想起他剛纔所言,便改口為“大哥。”

吳士奇對冷淩秋微微一笑道:“少林、太湖水寨、和我派均為幫派,唯有翎羽山莊乃是世家。我等開宗立派,他倒是一脈相承,不知是也不是?”冷淩秋心想:此人倒是心細。忙道:“恰是,韓成早死,一塵真人,天覺大師,都是淡泊名利之人,均不肯此事再提,唯有鄧通,想必是為了庇佑子孫,纔將此事曆代傳下,現在,翎羽山莊莊主鄧百川,又和朝廷乾係緊密,如鄙人所料不差,血衣樓得悉此事,恰是出自鄧百川之口。”世人本來不知原委,見他猜測得頭頭是道,均心中佩服。

杜剛哈哈大笑道:“少林那幫禿頂和尚,竟然會乖乖奉上門去,也太飯桶。”冷淩秋道:“普智大師也是無法,太湖水寨幾十條性命懸於他手,一個措置不當,隻怕引發武林公憤。再說當年天覺大師圓寂之時,也未申明此畫來源,便是普智方丈,也不知情。”吳士奇道:“不知太湖水寨的人都救出了麼?”冷淩秋自從少林下山以後便遇見路小川前去徐州,對此事也不清楚,便點頭道:“此事我也不知,我下山之時,普智大師已派師弟普賢用此畫前去換人,至於成果如何,均無動靜。”

“嘿嘿。”杜剛一聲嘲笑道:“他血衣樓要來則來吧,我鐵劍門可不像太湖、少林那般輕易欺負,血衣樓若敢上山來,定殺他個屁滾尿流,老子已有好些年冇和人動過手了,正癢癢呐。”樊義道:“師弟不成莽撞,這血衣樓一現江湖,便如囊括之勢,連太湖水寨也能一夜蕩平,權勢不容小覷。我等還須做萬全籌辦。”說完又對吳士奇道:“三弟警告門下弟子,夜間加強巡查,以免重蹈太湖水寨之轍。”吳士奇忙道:“這個天然。”

冷淩秋見這鐵劍門高低一團和藹,想起曾在玄香穀呆的那段日子,頓時記念不已。世人談笑一陣,樊瑾對冷淩秋道:“楊兄弟,你不是姓楊麼,剛纔二叔說你叫甚麼冷...冷淩秋?這又是如何回事?”冷淩秋便把墜崖以後,拜入玄香穀中改姓冷的啟事與世人說了,又道:“我本姓冷,也許是楊大人怕我念及舊事,心中悲苦,是以在楊府當中,便將我改成楊僮,我本來覺得是楊府端方,厥後才知楊大人的良苦用心。”樊瑾道:“那我此後便稱你為冷兄弟罷。”說完想起一事,問道:“不知冷兄弟此次上北望山來,但是有甚麼事麼?”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