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韜_第1章 文韜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大禮

守土

文王問太公曰:“守國何如?”

太公曰:“將相分職,而各以官名舉人,按名督實。選才考能,令實當其名,名當實在,則得舉賢之道矣。”

文王曰:“主明如何?”

國務

明傳

守國

盈虛

文王曰:“其失安在?”

文王曰:“愛民何如?”

文王曰:“何謂仁義?”

文王問太公曰:“天下熙熙,一盈一虛,一治一亂,以是然者,何也?其君賢不肖不等乎?其天時竄改天然乎?”

文王問太公曰:“賞以是存勸,罰以是示懲,吾欲賞一以勸百,罰一以懲眾,為之何如?”

文王問太公曰:“君務舉賢而不獲其功,世亂更甚,乃至危亡者,何也?”

太公曰:“目貴明,耳貴聰,心貴智。以天下之目視,則無不見也;以天下之耳聽,則無不聞也;以天下之心慮,則無不知也。輻湊並進,則明不蔽矣。”

文王乃齋三日,乘田車,駕田馬,田於渭陽,卒見太公,坐茅以漁。

太公曰:“王人者,上賢,下不肖,取誠信,去詐偽,禁暴動,止豪侈。故王人者,有六賊七害。”

武王曰:“敵知我情,通我謀,為之何如?”太公曰:“兵勝之術,密察仇敵之機而速乘其利,複疾擊其不料。”

文王曰:“敢請釋其故。”

太公曰:“凡兵之道莫過乎一,一者能獨往獨來。黃帝曰:‘一者階於道,幾於神’。用之在於機,顯之在於勢,成之在於君。故聖王號兵為凶器,不得已而用之。今商王知存而不知亡,知樂而不知殃,夫存者非存,在於慮亡;樂者非樂,在於慮殃。今王已慮其源,豈憂其流乎!”

文師

獎懲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