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韜_第2章 武韜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武王問太公曰:“予欲建功,有三疑;恐力不能攻強、離親、散眾,為之何如?”太公曰:“因之,慎謀,用財。夫攻強,必養之使強,益之使張。太強必折,太張必缺。攻強必強,離親以親,散眾以眾。凡謀之道,周到為寶。設之以事,玩之以利,爭心必起。

“心以啟智,智以啟財,財以啟眾,眾以啟賢,賢之有啟,以王天下。”

“七曰,欲錮其心,必厚賂之;收其擺佈忠愛,陰示以利;令之輕業,而積蓄空虛。

文王問太公曰:“賢人何守?”

“四曰,輔其淫樂,以廣其誌,厚賂珠玉,娛以美人。卑辭委聽,順命而合。彼將不爭,奸節乃定。

“大智不智,大謀不謀,大勇不勇,大利倒黴。利天下者,天下啟之;害天下者,天下閉之。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取天下者,若逐野獸,而天下皆有分肉之心;若同舟而濟,濟則皆同其利,敗則皆同其害。但是皆有啟之,無有閉之也。無取於民者,取民者也;無取於國者,取國者也;無取於天下者,取天下者也。無取民者,民利之;無取國者,國利之;無取天下者,天下利之。故道在不成見,事在不成聞,勝在不成知。微哉!微哉!

“故利天下者,天下啟之;害天下者,天下閉之;生天下者,天下德之;殺天下者,全民賊之;徹天下者,天下通之;窮天下者,天下仇之;安天下者,天下恃之;危天下者,天下災之,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唯有道者處之。”

文啟

“天下之人如流水,障之則止。啟之則行,靜之則清。嗚呼!神哉!賢人見其所始,則知其所終。”

文王問太公曰:“文伐之法何如?”太公曰:“凡文伐有十二節:

文王在酆,召太公曰:“嗚呼!商王虐極,罪殺不辜,公尚助予,憂民如何?”

文王問太公曰:“何如而可為天下?”

“全勝不鬥,大兵無創,與鬼神通,微哉!微哉!與人同病相救,憐憫相成,同凶互助,同好相趨,故無甲兵而勝,無衝機而攻,無溝塹而守。

“十曰,下之必信,以得其情;承意應事,如與同生;既以得之,乃微收之;時及將至,若天喪之。

太公曰:“大蓋天下,然後能容天下;信蓋天下,然後能約天下;仁蓋天下,然後能懷天下;恩蓋天下,然後能保天下;權蓋天下,然後能不失天下;事而不疑,則天運不能移,時變不能遷。此六者備,然後可覺得天下政。

太公曰:“何憂何嗇,萬物皆得。政之所施,莫知其化;時之地點,莫知其移。賢人守此而萬物化,何窮之有,終而複始。優而遊之,展轉求之;求

“惠施於民,必無愛財。民如牛馬,數餵食之,從而愛之。

“古之賢人聚人而為家,聚家而為國,聚國而為天下;分封賢人覺得萬國,命之曰大紀。陳其政教,順其風俗;群曲化直,變於描述;萬國不通,各樂其所;人愛其上,命之曰大定。嗚呼!賢人務靜之,賢人務正之,愚人不能正,故與人爭;上勞則刑繁,刑繁則民憂,民憂則逃亡。高低不安其生,累世不休,命之曰大失。

文王曰:“靜之何如?”

三疑

“五曰,嚴其忠臣,而薄其賂,稽留其使,勿聽其事。亟為置代,遺以誠事。親而信之,其君將複合之,苟能嚴之,國乃可謀。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