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_第10章 論語公冶長(1)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④與:語氣詞。

5.5 或謂:“雍①也仁而不佞②。”子曰:“焉用佞?禦人以口給③,屢憎於人,不知其仁④。焉用佞?”

【評析】

【評析】

【註釋】

①文章:這裡指孔子傳授的詩書禮樂等。

①雍:姓冉名雍,字仲弓,生於公元前522年,孔子的門生。

【譯文】

【譯文】

【評析】

【註釋】

【註釋】

【註釋】

子貢問道:“為甚麼給孔文子一個‘文’的諡號呢?”孔子說:“他聰敏勤懇而好學,不以向他職位卑賤的人就教為恥,以是給他諡號叫‘文’。”

③誅:意為責備、攻訐。

孔子批評南容說:“國度有道時,他有官做;國度無道時,他也能夠免除刑戮。”因而把本身的侄女嫁給了他。

③廢:廢置,不任用。

④刑戮:科罰。

【評析】

【譯文】

【原文】

5.13 子貢曰:“夫子之文章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②與天道③,不成得而聞也。”

【原文】

【原文】

①南容:姓南宮名適(音kuò),字子容。孔子的門生,通稱他為南容。

子貢問孔子:“我這小我如何樣?”孔子說:“你呀,比如一個器具。”子貢又問:“是甚麼器具呢?”孔子說:“是瑚璉。”

5.14 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有聞。

5.6 子使漆雕開①仕。對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說②。

【譯文】

【原文】

②千室之邑,邑是當代住民的聚居點,大抵相稱於厥後城鎮。有一千戶人家的大邑。

孔子把子貢比作瑚璉,必定子貢有必然的才氣,因為瑚璉是當代祭器中貴重而華麗的一種。但如果與上二章聯絡起來闡發,可見孔子看不起子貢,以為他還冇有達到“君子之器”那樣的程度,獨一某一方麵的才調。

有人說:“冉雍這小我有仁德但不善辯。”孔子說:“何需求能言善辯呢?靠伶牙利齒和人辯論,常常招致彆人的討厭,如許的人我不曉得他是不是做到仁,但何需求能言善辯呢?”

【譯文】

本章裡,孔子對南容也作了比較高的評價,一樣也冇有講明南容究竟有哪些凸起的表示。當然,他能夠把本身的侄女嫁給南容,也表白南容有較好的仁德。

【原文】

【註釋】

5.2 子謂南容①,“邦有道②,不廢③;邦無道,免於刑戮④。”以其兄之子妻之。

①孔文子:衛國大夫孔圉(音yǔ),“文”是諡號,“子”是尊稱。

②杇:音wū,抹牆用的抹子。這裡指用抹子粉刷牆壁。

在這一章裡,孔子對公冶長作了較高評價,但並未申明究竟公冶長做了哪些凸起的事情,不過從本篇所談的中間內容看,作為公冶長的教員,孔子對他有全麵部會。孔子能把女兒嫁給他,那麼公冶長起碼應具有仁德。這是孔子一再向他的門生提出的要求。

②從:跟從、侍從。

【評析】

④不知其仁:指有辯才者有仁與否不成知。

5.8 孟武伯問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問。子曰:“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①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②,百乘之家③,可使為之宰④也,不知其仁也。”“赤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帶立於朝⑥,可使與來賓⑦言也,不知其仁也。”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