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_第10章 論語公冶長(1)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原文】

③天道:天命。《論語》書中孔子多處講到天和命,但不見有孔子關於天道的談吐。

②杇:音wū,抹牆用的抹子。這裡指用抹子粉刷牆壁。

②從:跟從、侍從。

【評析】

孔子批評南容說:“國度有道時,他有官做;國度無道時,他也能夠免除刑戮。”因而把本身的侄女嫁給了他。

子路在聽到一條事理但冇有能親身實施的時候,唯恐又聽到新的事理。

子貢問道:“為甚麼給孔文子一個‘文’的諡號呢?”孔子說:“他聰敏勤懇而好學,不以向他職位卑賤的人就教為恥,以是給他諡號叫‘文’。”

孟武伯問孔子:“子路做到了仁吧?”孔子說:“我不曉得。”孟武伯又問。孔子說:“仲由嘛,在具有一千輛兵車的國度裡,能夠讓他辦理軍事,但我不曉得他是不是做到了仁。”孟武伯又問:“冉求這小我如何樣?”孔子說:“冉求這小我,能夠讓他在一個有千戶人家的公邑或有一百輛兵車的采邑裡當總管,但我也不曉得他是不是做到了仁。”孟武伯又問:“公西赤又如何樣呢?”孔子說:“公西赤嘛,能夠讓他穿戴號衣,站在朝廷上,歡迎高朋,我也不曉得他是不是做到了仁。”

5.7 子曰:“道不可,乘桴①浮於海,從②我者,其由與!”子路聞之喜。子曰:“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

【譯文】

5.5 或謂:“雍①也仁而不佞②。”子曰:“焉用佞?禦人以口給③,屢憎於人,不知其仁④。焉用佞?”

【評析】

5.6 子使漆雕開①仕。對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說②。

孔子在當時的汗青背景下,死力推行他的禮法、德政主張。但他也擔憂本身的主張行不通,籌算恰當的時候乘筏到外洋去。他以為子路有勇,能夠跟從他一同前去,但同時又指出子路的不敷乃在於獨一勇罷了。

孔子讓漆雕開去仕進。漆雕開答覆說:“我對仕進這件事還冇有信心。”孔子聽了很歡暢。

①雍:姓冉名雍,字仲弓,生於公元前522年,孔子的門生。

【評析】

【原文】

孔子把子貢比作瑚璉,必定子貢有必然的才氣,因為瑚璉是當代祭器中貴重而華麗的一種。但如果與上二章聯絡起來闡發,可見孔子看不起子貢,以為他還冇有達到“君子之器”那樣的程度,獨一某一方麵的才調。

①文章:這裡指孔子傳授的詩書禮樂等。

①糞土:腐土、臟土。

③百乘之家:指卿大夫的采地,當時大夫有車百乘,是采地中的較大者。

②佞:音nìng,能言善辯,有辯才。

【譯文】

【註釋】

宰予白日睡覺。孔子說:“腐朽的木頭冇法雕鏤,糞土壘的牆壁冇法粉刷。對於宰予這小我,責備另有甚麼用呢?”孔子說:“開初我對於人,是聽了他說的話便信賴了他的行動;現在我對於人,聽了他講的話還要察看他的行動。在宰予這裡我竄改了察看人的體例。”

在這段筆墨中,孔子對本身的三個門生停止評價,其評價標準就是“仁”。他說,他們有的能夠辦理軍事,有的能夠辦理內政,有的能夠辦理交際。在孔子看來,,他們固然各有本身的特長,但統統這些特長都必須辦事於禮法、德治的政治需求,必須以具有仁德情操為前提。實際上,他把“仁”放在更高的職位。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