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從:跟從、侍從。
5.15 子貢問曰:“孔文子①何故謂之文也?”子曰:“敏②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孔子說:“如果我的主張行不通,我就乘上木筏子到外洋去。能跟班我的大抵隻要仲由吧!”子路聽到這話很歡暢。孔子說:“仲由啊,好勇超越了我,其他冇有甚麼可取的才氣。”
【譯文】
【評析】
【本篇引語】
①漆雕開:姓漆雕名開,字子開,一說字子若,生於公元前540年,孔子的門徒。
【原文】
①公冶長:姓公冶名長,齊國人,孔子的弟子。
5.14 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有聞。
【譯文】
【譯文】
①桴:音fū,用來過河的木筏子。
【譯文】
①孔文子:衛國大夫孔圉(音yǔ),“文”是諡號,“子”是尊稱。
【註釋】
【譯文】
②十:指數的全部,舊注雲:“一,數之數;十,數之終。”
【譯文】
子貢問孔子:“我這小我如何樣?”孔子說:“你呀,比如一個器具。”子貢又問:“是甚麼器具呢?”孔子說:“是瑚璉。”
④與:語氣詞。
5.13 子貢曰:“夫子之文章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②與天道③,不成得而聞也。”
子貢說:“教員講授的禮、樂、詩、書的知識,依托耳聞是能夠學到的;教員講授的人道和天道的實際,依托耳聞是不能夠學到的。”
③百乘之家:指卿大夫的采地,當時大夫有車百乘,是采地中的較大者。
孔子說:“我冇有見過剛烈的人。”有人答覆說:“申棖就是剛烈的。”孔子說:“申棖這小我慾望太多,如何能剛烈呢?”
孔子讓漆雕開去仕進。漆雕開答覆說:“我對仕進這件事還冇有信心。”孔子聽了很歡暢。
【原文】
孔子把子貢比作瑚璉,必定子貢有必然的才氣,因為瑚璉是當代祭器中貴重而華麗的一種。但如果與上二章聯絡起來闡發,可見孔子看不起子貢,以為他還冇有達到“君子之器”那樣的程度,獨一某一方麵的才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