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_第9章 論語道德(2)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譯文】

②方:必然的處所。

【原文】

孔子說:“為尋求好處而行動,就會招致更多的痛恨。”

4.17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4.12 子曰:“放①於利而行,多怨②。”

本章談的是小我品德涵養題目。這是涵養體例之一,即見賢思齊,見不賢內自省。實際上這就是取彆人之長補本身之短,同時又以彆人的不對為鑒,不重蹈彆人的舊轍,這是一種理性主義的態度,在明天仍不失其精煉之見。

孔子說:“能夠用謙遜原則來管理國度,那另有甚麼困難呢?不能用謙遜原則來管理國度,如何能實施禮呢?”

4.16 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孔子把“禮”的原則推而廣之,用於國與國之間的來往,這在當代是無可非議的。因為孔子期間的“國”乃“諸侯國”,均屬中國境內的兄弟國度。但是,在近代以來,曾國藩等人仍主張對西方殖民主義國度采納“謙遜為國”的原則,那就不免被指責為“**主義”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