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月也,無以封侯、立大官,無割地盤、行重幣、出大使。
夫有以噎死者,欲禁天下之食,悖;有以乘舟死者,欲禁天下之船,悖;有以用兵喪其國者,欲偃天下之兵,悖。夫兵不成偃也,譬之若水火然,善用之則為福,不能用之則為禍;若用藥者然,得良藥則活人,得惡藥則殺人。義兵之為天下良藥也亦大矣。
四曰:夫救守之心,未有不守無道而救不義也。守無道而救不義,則禍莫大焉,為天下之民害莫深焉。
是月也,以立秋。先立秋三日,大史謁之天子,曰:“某日立秋。大德在金。”天子乃齋。立秋之日,天子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以迎秋於西郊。還,乃賞軍率武人於朝。天子乃命將帥,選士厲兵,簡練桀俊,兼任有功,以征不義,詰誅暴慢,以明好惡,巡彼遠方。
三曰:當今之世濁甚矣,黔黎之苦不成以加矣。天子既絕,賢者廢伏,世主恣行,與民相離,黔黎無所奉告。世有賢主秀士,宜察此論也,則其兵為義矣。天下之民,且死者也而生,且辱者也而榮,且苦者也而逸。世主恣行,則中人將逃其君,去其親,又況於不肖者乎?故義兵至,則世主不能有其民矣,人親不能禁其子矣。
殘暴、奸滑之與義理反也,其勢不俱勝,不兩立。故兵入於敵之境,則民知所庇矣,黔黎知不死矣。至於國邑之郊,不虐五穀,不掘宅兆,不伐樹木,不燒積聚,不焚室屋,不取家畜。得民虜奉而題歸之,以彰好惡;信與民期,以奪敵資。若此。而猶有憂恨、冒疾、遂過、不聽者,雖行武焉亦可矣。
禁塞
是月也,命有司修法製,繕囹圄,具桎梏,製止奸,慎罪邪,務搏執;命理瞻傷察創、視折審斷,決獄訟,必正平,戮有罪,嚴斷刑。六合始肅,不成以贏。
行之是令,而冷風至三旬。孟秋行冬令,則陰氣大勝,介蟲敗穀,戎兵乃來;行春令,則其國乃旱,陽氣複還,五穀不實;行夏令,則多火警,寒熱不節,民多瘧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