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其將事情原委道出後,劉濃劍眉舒展,拇指食指緩扣、緩扣,雙眼若湖時明時茫,似捕獲於未明儘明之時,久久不成回神。
少傾。
廊上,轉角處。
劉濃緩緩收心,側避於右,揖手道:“《易太極論》開篇有言,潛龍勿用轉而飛龍在天,或將戰龍於野,此乃易也!然,劉濃委實癡頑不堪,《周易》亦學而非明,對此言常度,卻不甚解!是以,尚請老將軍解惑矣!”言罷,低眉斂目,揖頓。
劉濃沿著青石路穿出竹柳道,正欲踏入謝裒院中。便在此時,月洞內傳出一陣開朗的笑聲,隨後便見錦衫浮動,兩人連袂而出。
“非也!”
劉濃在廊上遇見謝真石,兩人微微見禮,隨後擦肩而過。
劉濃緩緩回神,而後乾放了一聲嗓子,笑容層層展開。剛纔雖未悟透此中關竊,然也略有所獲,理應是領神之際出了題目,不由得暗歎:融神難也,豈可兒人皆為王羲之矣。
“然也!”
“呀!”
小謝安悄悄一哼,伸手一拍案上書帖,見謝萬、謝恒斜目投來,瞪了他們一眼,而後翹著嘴巴,朗聲道:“借非竊,竊非借,未經仆人應允,實為竊!”
少傾。
劉濃心中微驚,踏前半步,揖手道:“華亭劉濃,見過紀郡守!”
小謝安神情愈漸羞赧,娟秀的睫毛一閃一閃垂下來,擋住了點墨似星的眼睛,兩隻手死死拽著袖子,並不時的瞟一眼劉濃。
“噗噗!”
紀瞻,江左五俊,與賀循、顧榮齊名。司馬睿南渡之時,率先投奔的江南士族便有紀瞻。在壽春時,其率後勤軍隊與羯族後趙、武帝石虎戰於長江渡口,一舉破敵,追擊石虎鐵騎上百裡,從而名震天下。王敦反時,其以七十高齡帶病宿衛六軍,與王敦雄師血戰於野。紀瞻或許不知,其於劉濃闔家有拯救之恩,昔年來福帶著劉氏南逃,若無他臨危之時擊退石虎,怕是今時劉氏與來福尚在江中沉魚爾。
劉濃微微一鬆,撇了一眼院中老樹,但見枝杆彎則如弓,直則似箭,宛轉迴旋時若飛龍騰舞,心中恍但是悟,笑道:“如此說來。莫非觀樹亦可異形?”觀樹確可導形,此老樹之態,恰若衛夫人所著《筆陣圖》,橫似枝、點若葉、撇作弓、折如盤、豎同乾、捺斜飛、橫折鉤。
謝裒假咳一聲,尚覺得劉濃乃一時口誤而不自知,故意替其得救,遂笑道:“郡守,瞻簀幼年,切莫怪其言語無狀!但請郡守寬解,仲秋行雅一事,謝裒自會摒擋。郡守,請!”
“稍待。”
稍徐。
再聽謝裒低言:“瞻簀英才秀徹,終將大有所成。今後讓汝阿弟多與其來往!嗯,無奕、知秋竟也識人,紅樓七友倒亦風趣。”
聞得呼聲,劉濃驀地回神,正欲再彈的手指驀地一滯,快速側首一看。隻見小謝安臉紅若朱果,雙手死死的護著襠部,神情極不天然,張著嘴巴,仿若將要大喊出聲。
“為何居於我側?”小謝安皺著眉頭頗是不喜,想要挪到彆的處所去,然葦蓆隻鋪了三麵,若挪至他處便隻能跪青石,如此,並非其所願。
“哼!”
“嗯……”
咦,有古怪……
言罷,回身揮袖而走,謝真石徐步跟上。
小謝安發覺到他的目光。先是暗中氣惱,而後心機一轉,落在帖麵上,神態頓時扭捏起來,嘟嚷著補道:“非。非也,阿父言,觀伯英先生之字,可觸神導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