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得不錯,起碼比王淵自個兒作詩好一百倍。
“坐吧,”張貫讓侍從開啟酒罈,笑著對王淵說,“幾日不見,你都已經變成神童了,就連兩位佈政使都看過你寫的詩。”
張貫責備道:“不得胡說,此法隻能讓安康之人也抱病!”
罵完貴州軍官,又轉頭再罵劉瑾,張貫心中怨氣總算宣泄出來。他跟王淵碰了一杯,又問王陽明:“伯安比來在忙些甚麼?”
新來的士子當中,秦樾、鄒木、李惟善、汪原銘、高鳳鳴等人,敏捷成為王大爺的超等擁躉。特彆是汪原銘,這廝家裡特彆有錢,不但給教員送來米麪油鹽,還常常賙濟其他同窗。
汗,死囚就不是人嗎?竟然拿來做人體嘗試。
王陽明解釋道:“這本《藥王菩薩化珠保命真經》,應當不是來自天竺,而是中土所作偽經。”
“王二郎,快過來坐!”老頭朝王淵喊道。
王陽明一滴都不敢沾,老誠懇實吃菜,又隨口問起王淵的功課。
王淵固然屬於汗青癡人,但也曉得朱厚照喜好兵戈,並且對待內奸內寇從不手軟。貴州戰事拖了將近一年,兵部都還冇集結雄師平亂,想必朱厚照是真的不知情。
話未說完,陳文學俄然過來坐下,拿出一張紙箋:“若虛,你看我這首詩,是客歲遊通化寺時寫的。”
王陽明和一個老頭走進食堂,有說有笑,那老頭的侍從還提著一罈好酒。
“若虛賢弟!”
王祥聰明聰明,麻溜的給世人倒酒。
瘟疫結束,遊僧消逝無蹤,本地百姓將其視為藥王菩薩降世,還是以翻修了那座廢廟。而後百姓得病,隻要前去廟中祭拜,便能無藥而癒,非常靈驗。
“呼!”
王淵當即疇昔,拱手問候:“先生,張按台,門生有禮了!”
“你著名了。”宋靈兒笑道。
這個老頭名叫張貫,也是因為觸怒劉瑾,被架空到貴州當官的,跟王陽明乃同命相憐。隻不過嘛,張貫的官職更大,身為貴州按察使,主管一省之司法。
“……”
又來了,這個老憤青,每次必噴劉瑾八虎。
王淵在用飯的時候,又有幾人坐過來,拉著他會商詩藝,他都用之前的藉口來推委。
張貫老爺子聊完天花防疫事情,俄然之間又扯到劉瑾,喝著酒拍桌子痛罵閹黨該死。
(PS:關於天花佛經,並非胡亂編造。王陽明厥後還把此經刊印出來,親身作序,序言中就提到種痘:“惟??痘之種,不見經傳,上古未有”。)
聽到王陽明的論述,王淵驚奇道:“這本佛經,記錄了醫治痘症的體例?”
不消說,《竹石》和《論詩》已經傳開了,並且很快從內裡傳進文明書院。
“按台說得是,小子服膺教誨。”王淵笑著擁戴。
“好詩!”王淵讚道。
當代書院也是有食堂的,有八人桌,也有四人桌,標準是二人共用一葷一素。
這一屆的貴州官員,多少都跟劉瑾有仇。要麼是被貶謫過來的,要麼是明升暗降架空來的,比及劉瑾垮台,這些官員鐵定能夠升遷。
“張按台豪勇,”王陽明給他倒酒,感慨道,“不是大家都有你的擔負啊。”
自從王陽明來到文明書院,張貫常常自帶酒食串門兒。他也不跟王陽明會商學問,純真的談天解悶,一喝醉便隔空痛罵劉瑾。
是以跟著王陽明在書院肄業的,根基都出自殷實之家。淺顯家庭不敢住書院,隻在王陽明上公開課時,跑去書院門口的大街免費旁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