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溪筆談_第30章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士人以氏族相高,雖從古有之,然何嘗著盛。自魏氏銓總人物,以氏族相高,亦未兼任門地。唯四夷則全以氏族為貴賤,如天竺以刹利、婆羅門二姓為貴種;自餘皆為庶姓,如毗舍、首陀是也;其下又有“貧四姓”,如工、巧、純、陀是也。其他諸國亦如是。國主大臣,各有種姓,苟非貴種,國人莫肯歸之;庶姓雖有勞能,亦自甘居大姓之下,至今如此。自後魏據中原,此俗遂流行於中國,故有八氏、十姓、三十六族、九十二姓。凡三世公諸曰“膏粱”,有令仆者曰“華腴”。尚書、領、護而上者為“甲姓”,九卿、方伯者為“乙姓”,散騎常侍、太中大夫者為“丙姓”,吏部正員郎為“丁姓”,得入者謂之“四姓”。厥後遷易紛爭,莫能果斷,遂取宿世仕籍,定以博陵崔、範陽盧、隴西李、滎陽鄭為甲族。唐高宗時,又增太原王、清河崔、趙郡李,通謂七姓。然陣勢相傾,相互排詆,各自著書,盈編連簡,殆數十家,至於朝廷為之置官撰定,而流習所徇,扇以成俗,雖國勢不能排奪。大率高低五等,通有百家,皆謂之士族,彆的悉為庶姓,婚宦皆不敢與百家齒。隴四李氏乃皇族,亦自列在第三,其重族望如此。一等以內,又如岡頭盧、澤底李、土門崔、靖恭楊之類,自為鼎族。其俗至唐末方漸衰息。

趙韓王治第,麻搗錢一千二百餘貫,其他可知。蓋屋皆以板為笪,上以方磚甽之,然後布瓦,至今完壯。

鎮陽池苑之盛,冠於諸鎮,乃王熔時海子園也。熔嘗館李正威於此,亭館尚是舊物,皆甚絢麗。鎮人喜大言,矜大其池,謂之“潭園”,蓋不知昔嘗謂之“海子”矣。中隱士常好與鎮人相雌雄,中山城北園中亦有大池,遂謂之海子,以壓鎮之潭園。予熙寧中奉使平靜,時薛師政為定帥,乃與之同議,展海子直抵西城中山王塚,悉為稻田,引新河水注之,清波滿盈數裡,頗類江鄉矣。

予姻家朝散郎王九齡常言:其祖貽永侍中,有女子嫁諸司使夏偕,因病危甚,服醫朱嚴藥,遂差。貂蟬喜甚,置酒慶之。女子於坐間求為朱嚴奏官,貂蟬難之,曰:“今歲恩例已許門醫劉公才,當候來歲。”女子乃哭而起,徑歸不成留。貂蟬追謝之,遂召公才,諭以女子之意,輟是歲恩命以授朱嚴。製下之日而嚴死。公才乃囑王公曰:“朱嚴未受命而死,法容再奏。”公開之,再為公才請。及製下,公才之尉氏縣。令人召之,公才方喝酒,聞得官,大喜,遂暴卒。一四門助教,而死二醫。一官不成妄得,況其大者乎。

鄜延境內有石油,舊說高奴縣出“脂水”,即此也。生於水際,沙石與泉水相雜,惘惘而出,土人以雉尾褭之,乃采入缶中,頗似淳漆。燃之如麻,但煙甚濃,所沾幄幕皆黑。予疑其煙可用,試掃其煤覺得墨,黑光如漆,鬆墨不及也,遂大為之。其識文為“延川石液”者是也。此物後必大行於世,自予始為之。蓋石油最多,生於地中無窮,不若鬆木偶然而竭。今齊、魯間鬆林儘矣,漸至太行、京西、江南,鬆山太半皆童矣。造煤人蓋未知石煙之利也。石炭煙亦大,墨人衣。予戲為《延州詩》雲:“二郎山下雪紛繁,旋卓穹廬學塞人。化儘素衣冬未老,石煙多似洛陽塵。”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