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溪筆談_第30章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溫州雁蕩山,天下奇秀,然自古圖牒,何嘗有言者。祥符中,因造玉清宮,伐山取材,方有人見之,此時髦未馳名。按西域書,阿羅漢諾矩羅居震旦東南大海際雁蕩山芙蓉峰龍湫。唐僧貫休為《諾矩羅讚》,有“雁蕩經行雲漠漠,龍湫宴坐雨濛濛”之句。此山南有芙蓉峰,峰下芙蓉驛,前瞰大海,然未知雁蕩龍湫地點。後因砍木,始見此山。山頂有大池,相傳覺得雁蕩;下有二潭水,覺得龍湫。又有經行峽、宴坐峰,皆先人以貫休詩名之也。謝靈運為永嘉守,凡永嘉山川,遊曆殆遍,獨不言此山,蓋當時未有雁蕩之名。予觀雁蕩諸峰,皆峭拔險怪,上聳千尺,穹崖巨穀,不類他山,皆包在諸穀中。自嶺外望之,都無所見;至穀中則森然乾霄。原其理,當是為穀中大水衝激,沙土儘去,唯巨石巋然矗立耳。如大小龍湫、水簾、初月穀之類,皆是水鑿之穴。自下望之則高岩峭壁,從上觀之適與地平,乃至諸峰之頂,亦低於山頂之空中。人間溝壑中水鑿之處,皆有植土龕岩,亦此類耳。今成皋、陝西大澗中,立土動及百尺,迥然聳峙,亦雁蕩詳細而微者,但此土彼石耳。既非挺出地上,則為深穀林莽所敝,故前人未見,靈運所不至,理不敷怪也。

古人文章用北狄事,多言黑山。黑山在大漠之北,今謂之姚家屬,有城在其西南,謂之慶州。予奉使,嘗帳宿其下。山長數十裡,土石皆紫黑,似今之磁石。有水出其下,所謂黑水也。胡人言黑水原下委高,水曾逆流。予臨視之,無此理,亦常流耳。山在水之東。大略北方水多玄色,故有盧龍郡。北人謂水為龍,盧龍即黑水也。黑水之西有連山,謂之夜來山,極高大。契丹宅兆,皆在山之東南麓。近西有遠祖射龍廟,在山之上,有龍舌藏於廟中,其形如劍。山西彆是一族,尤其勁悍,唯啖生肉血,不火食,胡人謂之“山西族”,北與“黑水胡”、南與“達靼”接境。

內諸司舍屋,唯秘閣最宏壯。中間穹隆高敞,相傳謂之“木天”。

方家以磁石磨針鋒,則能指南,然常微偏東,不全南也。水浮多蕩搖。指爪及碗唇上皆可為之,運轉尤速,但堅滑易墜,不若縷懸為最善。其法取新纊中獨繭縷,以芥子許蠟綴於針腰,無風處懸之,則針常指南。此中有磨而指北者。予家指南、北者皆有之。磁石之指南,猶柏之指西,莫可原其理。

茶芽,前人謂之雀舌、麥顆,言其至嫩也。今茶之美者,其質素良,而所植之土又美,則新芽一發,便長寸餘,其細如針。唯芽長為上品,以其質乾、土力皆不足故也。如雀舌、麥顆者,極下材耳。乃北人不識,誤為品題。予山居有《茶論》,《嘗茶詩》雲:“誰把嫩香名雀舌,定知北客未曾嘗。不知靈草天然異,一夜風吹一寸長。”

予中表兄李善勝,曾與數年輩煉硃砂為丹,經歲餘,因沐砂再入鼎,誤遺下一塊,其徒丸服之,遂發懵冒,一夕而斃。硃砂至涼藥,初生嬰子可服,因火力所變,遂能殺人。以竄改相對言之,既能變而為大毒,豈不能變而為大善?既能變而殺人,則宜有能生人之理。但未得其術耳。以此知神仙成仙之方,不成謂之無,然亦不成不戒也。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