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_第8章 離婁下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我欲施禮,子敖以我為簡,不亦異乎?”孟子曰:“君子以是異於人者,以其用心也。君子以仁用心,以禮用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有人於此,其待我以橫逆,則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無禮也,此物奚宜至哉?其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禮矣,其橫逆由是也,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忠。自反而忠矣,其橫逆由是也。君子曰:‘此亦妄人也已矣。如此,則與禽獸奚擇哉?於禽獸又何難焉?’是故君子有畢生之憂,無一朝之患也。乃若所憂則有之:舜,人也;我,亦人也。舜為法於天下,可傳於後代,我由未免為村夫也,是則可憂也。憂之如何?如舜罷了矣。若夫君子所患則亡矣。非仁有為也,非禮無行也。如有一朝之患,則君子不患矣。”

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地點。”

孟子告齊宣王曰:“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王曰:“禮,為舊君有服,何如此可為服矣?”曰:“諫行言聽,恩情下於民;有故而去,則令人導之出疆,又先於其所往;去三年不反,然後收其田裡。此之謂三有禮焉。如此,則為之服矣。今也為臣,諫則不可,言則不聽,恩情不下於民;有故而去,則君搏執之,又極之於其所往;去之日,遂收其田裡。此之謂寇讎。寇讎何服之有?”孟子曰:“無罪而殺士,則大夫能夠去;無罪而戮民,則士能夠徙。”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