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無量億劫,為眾生說法。
爾時,智積菩薩以偈讚曰:
於我滅後,若能奉持,
令法久住,故來至此。
若人具是德,或為四眾說,
名聞遍十方,統統之所敬,
為世所恭敬,如六通羅漢。
當知佛所使,湣念諸眾生。
其五百比丘,次第當作佛,
爾時,東方釋迦牟尼佛所分之身,百千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等國土中諸佛,各各說法來集於此。如是次第十方諸佛,皆悉來集坐於八方。爾時,一一方四百萬億那由他國土,諸佛如來遍滿此中。是時諸佛各在寶樹下坐師子座,皆遣酒保問訊釋迦牟尼佛,各齎寶華滿掬而告之言:“善男人,汝往詣耆闍崛山釋迦牟尼佛所,如我辭曰:‘少病少惱,力量安樂,及菩薩、聲聞眾悉安隱不?’以此寶華散佛扶養,而作是言:‘彼某甲佛,與欲開此寶塔。’”諸佛遣使亦複如是。
“藥王,如有善男人、善女人,如來滅後,欲為四眾說是《法華經》者,雲何應說?是善男人、善女人,入如來室,著如來衣,坐如來座,爾乃應為四眾廣說斯經。如來室者,統統眾生中大慈悲心是。如來衣者,溫和忍辱心是。如來座者,統統法空是。安住是中,然後以不懶惰心,為諸菩薩及四眾廣說是《法華經》。藥王,我於餘國遣化報酬其集聽法眾,亦遣化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聽其說法。是諸化人,聞法信受,隨順不逆。若說法者在餘暇處,我時廣遣天、龍、鬼、神、乾闥婆、阿修羅等聽其說法。我雖在異國,不時令說法者得見我身。若於此經忘失句逗,我還為說令得具足。”
現為我宗子,以示諸眾生,
常放大光亮,具足諸神通,
我皆到其所,說佛所囑法。
知眾樂小法,而畏於大智,
佛滅度後,於惡世中,
爾時,文殊師利坐千葉蓮華大如車輪,俱來菩薩亦坐寶蓮華,從於大海娑竭羅龍宮天然踴出,住虛空中,詣靈鷲山。從蓮華下至於佛所,頭麵還禮二世尊足。脩敬已畢,往智積所,共相慰勞,卻坐一麵。
過阿僧祇劫,乃成等正覺。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統統天人,皆應扶養。”
則遣竄改人,為之作戍衛。
藥王今告汝,我所說諸經,
雖有是益,亦未難堪。
常在大眾中,欲毀我等故,
常湣見教養,令種無上願。
將來亦扶養,無量無數佛,
為貪利養故,說外道論議,
故為大國王,勤求獲此法,
今此富樓那,於昔千億佛,
眾生聞是者,心則思迷惑。
若說此經,則為見我,
像法複倍是,法滅天人憂。
天上妙寶聚,扶養說法者。
正法與像法,悉等無有異。
大慈悲為室,溫和忍辱衣,
合掌在我前,以無數偈讚,
則為扶養,我及多寶。
爾時,阿難、羅睺羅而作是念:“我等每自思惟,設得受記,不亦快乎!”即從座起到於佛前,頭麵禮足,俱白佛言:“世尊,我即是此亦應有分。唯有如來,我等所歸。又我等為統統人間天、人、阿修羅所見知識。阿難常為酒保,護持法藏。羅睺羅是佛之子。若佛見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者,我願既滿,眾望亦足。”爾時,學無學聲聞弟子二千人,皆從座起,偏袒右肩,到於佛前,一心合掌,瞻仰世尊,如阿難、羅睺羅所願,住立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