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大菩薩眾,執七寶幡蓋,
“若我滅度後,能奉持此經,
天然悉周遍,扶養諸世尊。
我得統統智,儘諸禪定際。
聞法歡樂,而為扶養,
今恰是時,為汝等說。
“又阿逸多,如有聞佛壽命長遠解其言趣,是人所得功德無有限量,能起如來無上之慧。何況廣聞是經,若教人聞,若矜持、若教人持,若自書、若教人書,若以華香、瓔珞、幢幡、繒蓋、香油、酥燈扶養經卷!是人功德無量無邊,能生統統種智。
“阿逸多,若善男人、善女人聞我說壽命長遠,深心信解,則為見佛常在耆闍崛山,共大菩薩、諸聲聞眾環繞說法。又見此娑婆天下,其地琉璃安然平允,閻浮檀金以界八道,寶樹行列,諸台樓觀皆悉寶成,其菩薩眾鹹處此中。如有能如是觀者,當知是為堅信解相。又複如來滅後,若聞是經而不毀呰起隨喜心,當知已為堅信解相,何況讀誦受持之者!斯人則為頂戴如來。阿逸多,是善男人、善女人不須為我複起塔寺,及作僧坊,以四事扶養眾僧。以是者何?是善男人、善女人受持讀誦是典範者,為已起塔,造立僧坊,扶養眾僧,則為以佛舍利起七寶塔,高廣漸小至於梵天,懸諸幡蓋及眾寶鈴,華香、瓔珞、末香、塗香、燒香、眾鼓伎樂、簫、笛、箜篌、各種舞戲,以妙音聲歌唄讚美,則為於無量千萬億劫作是扶養已。
見諸如來,坐師子座,
亦不彆離,是男是女,
開示眾生,鹹令歡樂。
日夜常精進,為求佛道故。
其數無有量,如恒河沙等。
諸有得法者,懷於增上慢,
以諸人緣,無量比方,
自見其身,而為說法。
我常遊諸國,未曾見是眾,
眾生既信伏,質直意柔嫩,
從無量劫來,而行菩薩道,
無量百千萬,億載阿僧祇。
諸優婆夷,皆勿靠近。
如是諸菩薩,神通大智力,
我等未來世,統統所尊敬,
“文殊師利,是菩薩摩訶薩於後季世法欲滅時,有成績是第三安樂行者,說是法時無能惱亂,得好同窗共讀誦是經,亦得大眾而來聽受,聽已能持,持已能誦,誦已能說,說已能書。若令人書,扶養經卷,恭敬尊敬讚歎。”
佛說是諸菩薩摩訶薩得大法利時,於虛空中,雨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以散無量百千萬億眾寶樹下師子座上諸佛,並散七寶塔中師子座上釋迦牟尼佛及久滅度多寶如來,亦散統統諸大菩薩及四部眾,又雨細末栴檀、沉水香等。於虛空中,天鼓自鳴妙聲深遠,又雨千種天衣,垂諸瓔珞,真珠瓔珞、摩尼珠瓔珞、快意珠瓔珞,遍於九方眾寶香爐燒無價香,天然周至扶養大會。一一佛上,有諸菩薩執持幡蓋,次第而上至於梵天。是諸菩薩以妙音聲歌無量頌讚歎諸佛。
昔所未曾見,願兩足尊說。
以牛頭栴檀,起僧坊扶養,
於時,世尊讚歎上首諸大菩薩:“善哉!善哉!善男人,汝等能於如來發隨喜心。”
四萬及三萬,二萬至一萬,
勿得有疑悔,佛智叵思議。
實在而言死,無能說虛妄;
是則名為,行處近處,
乃至說一偈,是中應起塔,
“善哉善哉,大雄世尊,
大臣官長,凶惡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