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師(全集)_第273章 女帝師四(67)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170]《論語·子罕第九》:“子曰:‘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可與適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

[139]《墨子·修身》:“誌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據財不能以分人者,不敷與友﹔守道不篤,遍物不博,辯是非不察者,不敷與遊。”

[161]《莊子·庚桑楚》:“兵莫憯於誌,鏌鋣為下﹔寇莫大於陰陽,無所逃於六合之間。”

[137]《三國誌·魏書·徐胡二王傳第二十七·王昶傳》:“欲使汝曹立操行己,遵儒者之教,履道家之言,故以玄默沖虛為名,欲使汝曹顧名思義,不敢違越也。”

[132]《老子》:“道常知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六合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製馳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能夠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猶川穀之於江海。”

[155]《荀子·大略》:“曾子行,晏子從於郊,曰:‘嬰聞之:君子贈人以言,庶人贈人以財。’”

[142]《周書·傳記第十一·達奚武傳》:“其年,雄師東伐。隨公楊忠引突厥自北道,(達奚)武以三萬騎自東道,期會晉陽。武至平陽,前期不進,而忠已還,武尚未知。齊將斛律明月遺武書曰:‘鴻鶴已翔於寥廓,羅者猶視於沮澤也。’武覽書,乃班師。”

[162]阮籍《詠懷》:“楊朱泣岔路,墨子悲染絲。揖讓長拜彆,飄搖難與期。豈徒燕婉情,存亡誠有之。蕭索人所悲,禍釁不成辭。趙女媚中山,謙柔愈見欺。嗟嗟塗上士,何用自保持。”

[165]《慎子·逸文》:“家富則疏族聚,家貧則兄弟離,非不相愛,利不敷相容也。”

[136]宋之問《渡漢江》

[123]《後漢書·隗囂公孫述傳記第三》:“述夢有人語之曰:‘八厶子係,十二為期。’覺,謂其妻曰:‘雖貴而祚短,如何?’妻對曰:‘朝聞道,夕死尚可,況十二乎!’會有龍出其府殿中,夜有燦爛,述覺得符瑞,因刻其掌,文曰‘公孫帝’。建武元年四月,遂自主為天子,號立室。”

[150]《北史·傳記第四十四·魏收傳》:“門有倚禍,事不成不密﹔牆有伏寇,言不成而失。宜諦其言,宜端其行。言之不善,行之不正,鬼執強梁,人囚徑廷,幽奪其魄,明夭其命。”

[125]《荀子·臣道篇第十三》:“傳曰:‘從道不從君。’此之謂也。”

[133]《隋書·傳記第十四》:“雖開物成務,非其所長,然澄之不清,混之不濁,可謂風雅君子矣。”

[134]《漢書·張周趙任申屠傳第十二·周昌傳》:“昌為人強力,敢直言,自蕭、曹等皆卑賤之。昌嘗燕入奏事,高帝方擁戚姬,昌還走。高帝逐得,騎昌項,上問曰:‘我何如主也?’昌仰曰:‘陛下即桀、紂之主也。’因而上笑之,然尤憚昌。及高帝欲廢太子,而立戚姬子快意為太子,大臣固爭莫能得,上以留侯策止。而昌庭爭之強,上問其說,昌為人吃,又大怒,曰:‘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成。陛下欲廢太子,臣期期不奉詔。’上欣但是笑,即罷。”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