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師(全集)_第274章 女帝師四(68)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197]《說苑·君道》:“筦子曰:‘權不兩錯,政不二門。’故曰:‘脛大於股者難以步,指大於臂者難以把,本小末大,不能相使也。’”

[205]《曾子·創業》:“是故君子出言以鄂鄂,行身以戰戰,亦殆免於罪矣。”

[201]《禮記公理·明堂位第十四》:“淳於登之言,取義於《孝經·援神契》,說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曰明堂者,上圓下方,八窗四闥,佈政之宮,在國之陽。”

[180]《史記·刺客傳記》:“豫讓曰:‘臣事範、中行氏,範、中行氏皆世人遇我,我故世人報之。至於智伯,國士遇我,我故國士報之。’”

[185]《史記·袁盎晁錯傳記第四·袁盎傳》:“(袁)盎告歸,道逢丞相申屠嘉,下車拜見,丞相從車上謝袁盎。袁盎還,愧其吏,乃之丞相舍上謁,求見丞相。丞相很久而見之。盎因跪曰:‘原請間。’丞相曰:‘使君所言公事,之曹與長史掾議,吾且奏之﹔即私邪,吾不受私語。’”

[191]《舊唐書·傳記第十三·蕭瑀傳》:“臣大業之日,見內史宣敕,或前後相乖者,百司行之,不知何所承用。所謂易必在前,難必在後,臣在中書日久,備見其事。”

[183]《易經·恒卦》:“《彖》曰:‘恒,久也。剛上而柔下,雷風相與,巽而動,剛柔皆應,恒。’《象》曰:‘雷風,恒﹔君子以立不易方。’”

[184]《梁書·傳記第二十八·張纘傳》:“信理感而情悼,實淒悵於餘悲﹔空沈吟以遐想,愧邯鄲之妙詞。望南陵以觀看,美牙門之守誌﹔當晉師之囊括,豈籓籬而不庇。攜老弱於窮城,猶戔戔乎一簣。雖挈瓶之小善,實君子之所識。”

[176]李世民《帝苑·務農》:“且君之化下,如風偃草。上不節心,則下多逸誌。君不約己,而禁報酬非,是猶惡火之燃,添薪望其止焰,忿池之濁,撓浪欲止其流,不成得也。莫若先正其身,則人不言而化矣。”

[190]《晉書·傳記第四·杜預傳》:“杜預,字元凱,京兆杜陵人也。祖畿,魏尚書仆射。父恕,幽州刺史。預博學多通,明於榮枯之道,常言:‘德不成以企及,建功立言可庶幾也。’”

[207]《詩經·風雅·蕩之什·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成為也。無易由言,無曰苟矣。莫捫朕舌,言不成逝矣。”

[178]《說苑·君道》:“河間獻王曰:‘禹稱民無食,則我不能使也﹔功成而倒黴於人,則我不能勸也。故疏河以導之,鑿江通於九派,灑五湖而定東海,民亦勞矣,但是不怨苦者,利歸於民也。’”

[182]《後漢書·桓譚馮衍傳記第十八·馮衍傳》:“衍聞順而成者,道之所大也﹔逆而功者,權之所貴也。是故期於有成,不問所由﹔論於大抵,不守末節。”

[199]《管子·兵法》:“兵無主,則不蚤知敵。野無吏,則無積蓄。官無常,則下怨上。東西不巧,則朝無定。獎懲不明,則民輕其產。故曰:蚤知敵,則獨行﹔有積蓄,則久而不匱﹔東西巧,則伐而不費﹔獎懲明,則懦夫勸也。”

[192]《新唐書·傳記第七·十一宗諸子·李寧傳》:“因而國嗣未立,李絳等建言:‘賢人以天下為大器,知一人不成獨化,四海不成無本,故建太子以自副,然先民氣定,宗祏安,有國不易之常道。陛下受命四年,而塚子未建,是開窺覦之端,乖慎重之義,非以是承列聖,示萬世。’”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