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_第28章 chapter28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

是以賢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

不自是,故彰﹔

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穀神不死,是謂玄牝。

故有之覺得利,無之覺得用。

是以君子整天行不離輜重。

儼兮其若容﹔

不見可欲,使民氣穩定。

致虛極,守靜篤。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老子:「品德經」:第七章

非以其忘我邪。

信不敷焉,有不信焉。

其事好遠。

孰能濁以靜之徐清。

老子:「品德經」:第二章

周行而不殆,可覺得六合母。

弱其誌,

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思寡慾,絕學無憂。

太上,不知有之﹔

老子:「品德經」:第一章

不善人者,善人之資。

老子:「品德經」:第三十章

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

是以賢人有為,故無敗﹔

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道之為物,惟恍惟惚。

澹兮其若海﹔

荒兮,其未央哉。

保此道者,不欲盈。

老子:「品德經」:第二十七章

鑿戶牖覺得室,當其無,有室之用。

老子:「品德經」:第二十三章

繩繩兮不成名,複歸於無物。

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

或強或羸﹔或挫或隳。

雖有榮觀,燕處超然。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執古之道,以禦今之有。

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老子:「品德經」:第二十一章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閱眾甫。

老子:「品德經」:第二十八章

為有為,則無不治。

此二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滌除玄鑒,能無疵乎。

老子:「品德經」:第三章

不知常,妄作凶。

吾何故知眾甫之狀哉。以此。

愛國治民,能有為乎。

故能成其私。

老子:「品德經」:第二十四章

雄師以後,必有凶年。

老子:「品德經」:第十三章

吾以是有大患者,為吾有身,

大道廢,有仁義﹔聰明出,有大偽﹔

老子:「品德經」:第十七章

強其骨。

善結無繩約而不成解。

曠兮其若穀﹔

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沌沌兮,如嬰兒之未孩﹔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

何謂貴大患若身。

是以聖報酬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

不自見,故明﹔

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

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道衝,而用之或不盈。

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

混兮其若濁﹔

天門開闔,能為雌乎。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厥後。

不自矜,故長。

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儽儽兮,若無所歸。

為天下穀,常德乃足。

實其腹,

其次,親而譽之﹔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

恒也。是以賢人處有為之事,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老子:「品德經」:第二十九章

人之所畏,不成不畏。

繁華而驕,自遺其咎。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