孰能濁以靜之徐清。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
善有果罷了,不以取強。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
大道廢,有仁義﹔聰明出,有大偽﹔
老子:「品德經」:第二十七章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善之與惡,相去如何。
是以賢人之治,
混兮其若濁﹔
是以賢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
夫物芸芸,各複歸其根。
老子:「品德經」:第十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
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
孰能安以動之徐生。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
老子:「品德經」:第二十章
惚兮恍兮,此中有象﹔恍兮惚兮,此中有物。
是以賢人抱一為天下式。
此三者覺得文,不敷。
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
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老子:「品德經」:第八章
不善人者,善人之資。
公乃全,全乃天,
此三者不成致詰,故混而為一。
師之所處,波折生焉。
揣而銳之,不生長保。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
為天下溪,常德不離,複歸於嬰兒。
渙兮若冰之將釋﹔
為者敗之,執者失之。
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
六合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賢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唯之與阿,相去多少。
其次,畏之﹔
儼兮其若容﹔
使夫智者不敢為也。
澹兮其若海﹔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天然。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閱眾甫。
飂兮若無止。
俗人察察,我獨悶悶。
孰為此者。
悠兮其貴言。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
不見可欲,使民氣穩定。
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或強或羸﹔或挫或隳。
善結無繩約而不成解。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