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_第30章 chapter30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曠兮其若穀﹔

孰能安以動之徐生。

世人皆不足,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

絕仁棄義,民複孝慈﹔

善結無繩約而不成解。

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常善救物,故無棄物。

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思寡慾,絕學無憂。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

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天乃道,道乃久,冇身不殆。

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是以君子整天行不離輜重。

夫物芸芸,各複歸其根。

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善數不消籌策﹔善閉無關楗而不成開,

善有果罷了,不以取強。

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

覆命曰常,知常曰明。

老子:「品德經」:第四章

是以賢人有為,故無敗﹔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鑿戶牖覺得室,當其無,有室之用。

何謂寵辱若驚。

不善人者,善人之資。

金玉合座,莫之能守﹔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老子:「品德經」:第二十六章

老子:「品德經」:第二十一章

視之不見,名曰夷﹔

非以其忘我邪。

不自伐,故有功﹔

老子:「品德經」:第十一章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

為有為,則無不治。

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滌除玄鑒,能無疵乎。

是以賢人去甚,去奢,去泰。

儽儽兮,若無所歸。

埏埴覺得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老子:「品德經」:第一章

周行而不殆,可覺得六合母。

不自見,故明﹔

天門開闔,能為雌乎。

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善之與惡,相去如何。

搏之不得,名曰微。

為天下溪,常德不離,複歸於嬰兒。

此三者不成致詰,故混而為一。

或強或羸﹔或挫或隳。

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

此三者覺得文,不敷。

窈兮冥兮,此中有精﹔其精甚真,此中有信。

老子:「品德經」:第二十八章

是以賢人抱一為天下式。

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

此二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明白四達,能無知乎。

保此道者,不欲盈。

我獨泊兮,其未兆﹔

俗人昭昭,我獨昏昏。

澹兮其若海﹔

雖有榮觀,燕處超然。

不自是,故彰﹔

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

惚兮恍兮,此中有象﹔恍兮惚兮,此中有物。

老子:「品德經」:第二十七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可﹔

六合。六合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

老子:「品德經」:第五章

強其骨。

賢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製不割。

繁華而驕,自遺其咎。

何謂貴大患若身。

不尚賢,使民不爭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

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道之為物,惟恍惟惚。

常使民無知無慾。

玄牝之門,是謂六合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使夫智者不敢為也。

不貴其師,不愛其資,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