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侮之。
世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渙兮若冰之將釋﹔
不自矜,故長。
老子:「品德經」:第二十三章
老子:「品德經」:第二章
老子:「品德經」:第十七章
大道廢,有仁義﹔聰明出,有大偽﹔
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
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
聽之不聞,名曰希﹔
老子:「品德經」:第二十六章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
歸根曰靜,靜曰覆命。
何謂貴大患若身。
唯之與阿,相去多少。
老子:「品德經」:第一章
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老子:「品德經」:第四章
玄牝之門,是謂六合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悠
世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且鄙。
老子:「品德經」:第三章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閱眾甫。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
澹兮其若海﹔
太上,不知有之﹔
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
埏埴覺得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是以聖報酬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丁爽﹔
上善若水。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
六親反麵,有孝慈﹔國度昏亂,有忠臣。
老子:「品德經」:第七章
老子:「品德經」:第五章
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
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
老子:「品德經」:第十六章
是以賢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
古之善為道者,奧妙玄通,深不成識。
孰能安以動之徐生。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
實其腹,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不知常,妄作凶。
希言天然。
夫唯不成識,故強為之容:
混兮其若濁﹔
其次,侮之。
有物混成,先六合生。
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老子:「品德經」:第二十四章
不見可欲,使民氣穩定。
孰能濁以靜之徐清。
其次,親而譽之﹔
不自是,故彰﹔
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我獨泊兮,其未兆﹔
天乃道,道乃久,冇身不殆。
渙兮若冰之將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