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算率為4.3PCS/KG,1噸則為4300PCS,10萬=23255.8KG,負1744KG=7500PCS
如果均勻單重是克/PCS,就去除1000g,如果均勻單重是公斤/PCS,就去除1KG,就能得出換算率。
不說用度了,我們以分歧的換算率來備料,就會產生很大的數量差彆了。
我去測定的換算率隻要20.706PCS/KG,多次奉告收發職員按此定量,他們冇有聽,權力在他們手上,我也隻能建議,不聽,我又何必要去強力地改正?
附記:關於換算率
以如許的觀點去取換算率,一樣是110050的料,20個不敷1公斤,21個是有1公斤多一點點,當然是取21了!“你不讓我取21,莫非還要我取20嗎!”
?還是以CT中管為例,以我們設想的目標10PCS/月來做比較
以上是前些年的記錄,即便到了現在,也還算是有些鑒戒意義的。
[下午07:49:33]常常地想誰解沉舟:4).精確的體例隻要一種
多次以後,跟收發職員起了爭論,他們也很活力,當著我們的麵理直氣壯地重新稱來看!我一看,好玄冇有被氣死!在他們的看法中,換算率就是“多少個一公斤”!
目前,我們的物管課還冇有製定好功課標準書和SOP操縱標準,標準化程度很差。冇有標準行動的軸心,隨便性太大,功課起來顛簸加扭捏,並且幅度古怪。
就如許,我司每次進這類品號為110050的料,都是以21的換算率驗收的,變成每KG喪失0.29**CS。
計算:盤點數量的計算體例有兩種,可從中任挑選其一:
(件數x每件淨重+尾數淨重)÷均勻單重=數量
差得如此之古怪,隻要深切地清查現行的換算率,如許的古怪會透暴露來很多很多。
換算率為46.310PCS/KGà181613PCS/46.310=3921.680KG
相差是何其遠嗬,如許粗製的數據,滋擾又是何其大。
由此,換算率就必必要切確到千分位,這點不容置疑。
我們物管有項功課標準,要求物料數量偏差率不得高於千分之三。
可見,換算率的切確,不成淡然視之。【時1999年5月2日記】
換算率為4.315PCS/KG,1噸則為4315PCS,10萬=23174.971KG,負1825.290KG=7875PCS
後經我去清收,實為7336PCS,與送貨單的數量約為相稱。
直到我升為助理以後,才漸漸把物管的這類弊端改正過來.每換一屆物管帶領,我都會為其講授換算率獨一精確的瞭解,這些年來,這類思惟統治了物管課。
16800PCS也就是一個月下來料賬差彆的量,一年下來就是201600PCS!這中間,不管我們的賬如何去調劑,這個差彆量是扼殺不了的!這才隻是舉的一個例子罷了。
並且我測度我們的崑山分廠,還在實施的能夠就是“多少個一公斤”的換算率,他們纔會多次抱怨我們援助的物料數量不敷。關於這一點,我本來是有打算要跟賴協理相同印證的,時不我等,和順一刀駕臨我的脖頸,隻得放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