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陽等見其親熱近人,自是從善如流。媽祖亦談笑灼灼,相邀往海中居處略坐。
“我今欲上雲天攬月追星,而欲下滄海逐浪戲波,英娘、小狐如何?”初陽興之所至,出言不凡。
初陽無耐正要颳風力驅迷霧,不知那邊卻模糊傳來世人大聲禱告之聲:媽祖娘娘慈悲,媽祖娘娘慈悲。其音各不不異,然異口同聲之勢叫人瞠目。數十聲後,空中有若明燈冉冉而起,指引前行之途。
“遠祖隨鄭氏數下西洋,見多識廣,心胸開闊,故去之前曾道此物傳與族中最擅船事之人,以期後輩子孫再現當年盛事。然本日神州安居皆是耽於吃苦,遠洋之地恐難再去。此物贈與初陽所為有二:一則正汝方位,遠行無礙;二則望汝此後擇一有誌於此之人拜托,以圓遠祖之願。”蒙文斌這般說來,初陽又怎能再辭?隻得拜而謝之,將司南支出囊中。
又行幾日,海中島礁之屬更見繁多,十之*皆是擁仄侷促,無淡水之源少草木之生,難以扼守。初陽此時方知蒙氏所言駐守之重,如果無鐵峙諸島覺得補給暫居之地,南海漁民焉能遠行至此?
此物飛至蒙文斌前,悄悄落入其掌中,竟然是一枚花簪,驅動之法附於一縷絲帛。蒙氏感念,欲要回謝,滄海廣寬隻影全無,更向那邊尋覓,隻得收藏而歸。
三者情意一同,對視一笑,豪情勝天。風捲衣倨,飄然若舉。心之所往,雖苦猶樂。
“自鄭氏前輩數下西洋,開海上通途,則大食人、身毒人、安眠人來往不斷,絲帛綢料、茶餅陶瓷自是由此遠行源源而去,外洋香料、奇玩異物亦不複罕見,故而神州已有百年無有涉險遠航之人。今聞汝等女子豪言往遊,心中不知是喜是憂還是有愧。想來青山以外更有高山宏偉,滄海以外必亦有闊海無邊,卻不知何時神州再有不畏艱險效仿前輩之人。”蒙文斌聞言亦有感慨,惋歎之意溢於言表。
“清靈山麼?獨重性靈,多崇心道,怪乎出此好女子。清泉久不再來,亦不知其邇來可好。”媽祖娘娘話語隨便,好似家常。
小狐在一旁似懂非懂,但見世人莊嚴,也不敢隨便嬉鬨,見初陽大禮參拜竟然亦行而類之,倒將慷慨悲歌之意莫名化解。
飲具雖簡易,賴有椰汁清甜舒爽反覺天然之趣;烹魚以火炙烤,但有鹽與香蘭草之力便已風味極佳;菜品以蕉葉為承托,倒是現摘現做,鮮嫩無雙;起坐席地,有仆人見多識廣言談不俗又何陋之有?
“當與君同。”英娘一言定論,鏗然有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