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道_第123章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舉族東歸陣容浩大,為求穩妥故而婦孺老弱之屬居中緩緩而行,結實男兒策馬奔走於外,如此一來則一處有難便可四方馳援,更有遊哨突前覺得警示。擇選之路子多是避開高城村郭,如有補給之需亦喜與綠洲小部族買賣,故而一起行來不時皆見黃沙漫漫,到處看儘荒漠無垠。

一旁英娘假作正色道:“賢人雲:巧舌令色,鮮矣仁。我昔日難明其意,本日一見舜英所言所行,心中豁然開暢。賢者之言字字珠璣,果不其然。”

見初陽並未有見怪之意,舜英又從英娘懷中躥出,腆著臉扯著初陽衣袖不放,口中儘管說些賣乖討巧之言,一副嬌癡惡棍模樣。

群情正激昂,卻俄然聽得呼哨一聲,盜匪皆高舉彎刀,全數縱馬飛奔而來。族長亦不肯相讓,一聲令下,前線箭如雨出,後列持刀慨然迎上,一場廝殺已是迫在眉睫。

舜英晴娘齊聲喝彩,飛奔而歸,搶先陳述方纔之事,高傲之情溢於言表。餘錢氏輕撫晴娘臉頰,如有無窮垂憐。初陽卻斜睨舜英,似笑非笑,不知何意。舜英私行脫手互助,不免有些訕訕,吃緊投入英娘懷中,低聲偷語道:“即便我不脫手,姊姊亦當互助一二。我本日替姊姊分憂,姊姊卻無好言好語相慰,叫人好不寒心。”

晴娘初生之犢不畏虎,箭羽離弦,猶不肯退,然無長刀所用徒喚何如。目睹就要兵器相接,半晌便要陰陽兩分,雖是不懼又怎能忍心?餘錢氏雙手交握望向初陽如有所求,倒是一無所得,不免有些降落。

未幾時,但見稀有騎快馬回報,神采皆是凝重。然初陽方未曾有所異動,晴娘舜英卻早已打馬向前行欲要密查一二。族長聞報麵色一驚,鳴鏑連起三聲,於空中鳴叫不息,則見婦孺仍然止步不前,男兒聽令卻吃緊上前排成一字長蛇覺得護佑。

千裡跋涉,病痛在所不免,托賴初陽妙手良藥儘可病癒。然絲綢古道,商旅來往浩繁又怎能無盜匪為禍?即便繞行也不免遭遇。

“我未置一詞,舜英卻已惡人先告狀,到底是那個該寒心?”初陽哭笑不得,隻得曲指輕彈其額,聲如爆栗。

“生當歸神州,死亦長望鄉。族長一語便可賽過千言萬謝,又何必多此一謝?同為神州血脈,同於歸鄉之途,我等所為非是援手,乃是同舟共濟,份所該當。”初陽勸說再三,族老等方纔罷休。

探者均無所知,唯隻知:“康居國已封閉神州交通之途,如有行商回籍者,一概羈押。除非強行破關而去,不然便要繞行數百裡之遙。”一言既出,眾皆沉默,一時皆不知該如何定奪。

聽聞此言,初陽詰問道:“可知神州禍起何因?戰事如何?”

正說話間,族長大聲喝道:“開弓可有轉頭之箭?東歸能夠半途而廢?策劃數百年豈能一無所成?妻兒長幼豈能儘付敵手?我族男兒奮勇而前,生當歸神州,死亦長望鄉。”

餘氏亦覺奇特,趁補給之時囑人各式刺探,誘之以錢帛,動之以鄉情,始知其原因。其人返來吃緊報與初陽及眾位族老曉得:本來確是神州複興兵亂,得空西顧。而康居國中有一先知趁機進言,故此康居國主蠢蠢欲動,如有悖逆之意。而大夏身處康居之側,即便無有反意,也隻得陳兵自保。

英娘舜英將諸位族老送歸原處,初陽卻驅動砂石如流水而動,將盜匪裹挾此中,垂垂遠去終是不知地點。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