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道_第143章 番外二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屋壁廬舍,破壞無數;殘肢斷臂,血氣盈鼻。哀嚎之聲、禱告之聲、痛哭之聲,日夜不斷;其情其景,慘烈非常,較之煉獄亦不遑多讓。

葦原越後上山,申明遠播,奇聞迭出,究其本源皆是以處夏季雪舞遠勝他處、寒意倍增於他處,素有雪女出冇之說。故而常有葦原功德之人來往此處尋幽獵奇,皆是敗興而來百姓;若然以此相詢土人,則多見有諱飾、害怕之情,是以更添幾分奧秘之色。

或偶有濁酒一杯,阿公以粗鹽佐之,醺然鼓起,便唱幾聲山野小調,雖是荒腔走板,但有阿嫲鼓掌應和,倒也其樂融融。

落入其間,便與跌入泥沼普通無二。或是與之沉湎,或是獨寂寂而淡然,絕無安閒脫身之理。如原姬之輩,純善如此,得滴水之恩便欲報之以湧泉,亦不過是沉湎鬼道永不超生。

獨獨鎮守於這葦原地脈之上,雪姬時醒時睡,早不知光陰流逝為何物;唯將往古人事幾次憶起,心中亦知舊名早已埋冇於灰塵,渺然無人曉得。

佳山樂水,充足安康,此等氣象如果葦原可望而不成及之海市蜃樓,怎不叫民氣生羨慕而欲要追逐同住?宜居之處,更有良朋,初陽為伴,可稱默契,此中之樂更甚山川之間。

閒暇時又常有三五村童,呼朋引伴,春時折花撲蝶,夏時捕蟬弄雀,秋時尋果收菜,冬時戲雪弄冰,也不乏歡顏綻露。

即使是劈麵禮節如常,又怎禁得住暗中頻頻以粗手婢相諷喻?即使是劈麵自承技不如人,又何嘗不以世族出身二為青白眼之分?

葦原高低雖是棄我無情,但是國將不存雪姬又將何存?當年髦且不吝己身以報哺育之恩,況乎國難之時?當以神魂、精血、軀體儘償血脈之情、鄉土之誼。

昭仁廿三年春,忽而日中無光,五星錯行,溪泉多有乾枯,見者無不心中惴惴,目之為不祥之兆。是夜,隕星如雨墜,地動若孤舟;月失地點,波浪倒湧;山脈哀哀,崩塌為穀;高山戰戰,坼裂為淵。

但是惡因早種,惡果自生,葦原借上帝之力而行兵器之亂,所至之處皆整天國,所行之處皆成焦土,我雖束手亦非無罪,悔之不及方知背叛一擊未為晚矣。

於時,將相貴爵懵然無措,神宮一眾無功而返,上帝信從束手難救,唯各自於安身處蒲伏禱唸,暗歎天災不成免,眾生皆罪妄罷了。然有一白衣女子翩但是至,裂神魂為誓約,儘精血成陣法,以一己之力挽狂瀾而扶傾頹。

其下稀有村莊散落,名亦簡樸,但依山形高低而名之,曰上越、中越、下越。其間居者衣衫襤褸,可知其困頓;更兼見地陋劣,但隻知稅賦之苦、飽腹之累,而不管王朝更迭、世族尊榮,怎未幾為貴者所鄙夷?此中有稱下越者恰是雪姬幼時居留之所。

中原之美,久聞其名,然非置身此中可貴其中滋味。江南之婉約,北疆之豪宕,真可謂是萬裡中原到處罰歧,到處皆可入景。唯有身處此中方知中原好客非止禮節,更源於心中自傲。唯有身處此中方知何為家國天下,何為生於斯善於斯豈可不忠於家國之意。

雪姬生而為人所棄,未曾一見父母音容,得阿公阿嫲之垂憐而養於膝下,實是貧寒已極;況乎山中村居,自是麻衣粗布,荼薊為食,長年勞作無休,雪雨之日則倍增其痛苦。若以今後所見而度之實無甚閒適之時、稱心之事。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