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道_第5章 周遊2(修)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蓉城風味與渝城附近,但辛麻之味更加柔緩,如同瞿塘峽之水奔騰至巫峽,其源同,其勢緩。初陽較之更加喜好此地的食品。

“恰是,道門常說身故道消,若武侯等身雖死,神常在,名長存,不成謂不得六合之道吧。初陽,樸重可覺得神,忠義可覺得神,慈悲可覺得神,取信可覺得神,擇道而後百折不回可覺得神,六合之仁或也在此。為師盼你今後擇道而行,死取信心,得證大道也罷不得也罷,都能至死不悔。”初陽正衣肅容諾之。

二人在祠中對三絕碑撫玩很久,讚歎有加,連小狐都點頭晃腦如有所得狀。

渝城,古巴國都城,江南與蜀地來往的水路貿易重鎮。木料,鹽,絲綢,瓷器等等因江出入。方至船埠,就能感受這濃厚的氣味。伕役,艄翁,縴夫頭,商賈,旅客各種人林林各種,各地分歧口音的官話也是紛繁交雜。

“初陽又著相了,焉不知入我神州則為我之屬民,入彼狄夷則為狄夷之流。心胸我東神州之人,何論其邊幅穿著如何也當為我神州子民。”

安眠茴香的香味更是濃烈,待得整隻烤全羊上得桌來,初陽完整傻眼。清泉真人忍笑叫住小二再要了葡萄酒。

“何況,蓉城,利州,梁州此一線皆巴蜀秦地,你若不慣,那麼就隻都雅為師獨享美食了。”

東神州幾千載以下,守家衛國,開疆拓土者不知凡幾,不言不幸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隻說是青山到處埋忠骨,何必馬革裹屍還。

出得玉門關,西側初陽見有一大片連綴的墓塚,夕照之下,格外悲慘。近前去隻見一老邁的兵士守望著這片安眠之地。

初陽聞其言,也知出門在外,入鄉順俗,上天知味的需求性,漸漸細細咀嚼起來。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必怨楊柳,東風不度玉門關。”清泉真人清吟間,風景日漸蕭瑟,草木更加希少,大漠風沙中,玉門關已然在前。

然一到此處,初陽和小狐就被渝城來了個上馬威。蜀椒之香之麻,一入口初陽是目瞪口呆,小狐是抵死不食了。清泉真人被逗得暢懷不已。抄著渝城口音的店家笑道:“二位是初來的客人吧,我們店裡的蜀椒但是武都過來的,最最隧道,吃不慣了吧。”

“姓名尚不得全知,如何歸葬故鄉,他們血灑此處,那麼就歸葬此處,何必馬革裹屍而還。待我老去,我也安葬於此,與他們結伴,來世還做兄弟。”

穿武威過張掖,越酒泉,一起皆是驃騎將軍的傳奇。

“我東神州地大物博,南北冷暖各彆,東西滋味各彆。蝸居一山一地,安知天高地遠,造化神秀?更兼神州以外更有番邦,張氏通西域,易有無,開商道,亦是不凡之業。”

“大叔,這裡如何這麼多墳場?”初陽出言相詢。

“師父又要考我,此為武侯名言,初陽雖幼,家中父親也曾教誨。初陽還知後有詩聖為詩讚道: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豪傑淚滿襟。當時心甚往之,本日得親至此地,心中也是彭湃不已。”

酒足肉儘,二人一狐都是對勁而出。敗興直出金城而望武威而去。初陽雖僅是煉氣一層,倒也不懼風塵。

出得祠門,人聲鼎沸,初陽孩子心性猶在,剪紙攤前流連,泥人攤前不捨,再看看糖畫兒,少不得牛肉脯。咿咿呀呀的小曲中,販子炊火也就是這般簡樸。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