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呦喂!這是你家小蓮在燒菜呢?這麼香!”
歪嘴媽是住在院子第一家的孀婦,姓鄭,因為嘴巴左邊有疤,導致那塊肌肉老是歪的而得名。縣裡人給人起外號總帶著一股子樸素而樸重的殘暴,儘撿著彆人的弊端特性動手。甚麼歪嘴媽,聾大嬸,汪瘸子,聞大結巴……那裡缺點較著從那裡喊。
“小孩子瞎搗鼓。”王桂香幫孫蓮謙善,“她姐弟倆一下午就釣了這一鍋蝦子。”
孫蓮就隻好放動手裡的事跟她解釋麻辣小龍蝦,又說了去尾的蝦肉會回縮。
“哎你看你此人就是實誠!”歪嘴媽樂嗬嗬道,“那我就端一碗,跟你們家一起嚐嚐鮮啦!”
“這麼香了還缺東西?”王桂香驚奇。
王桂香:“這味道如何這麼香呢?”
成果第二天孫蓮真的和陳嘉宇又釣了一小桶蝦,兩個孩子一人拎桶一人拿刷子,硬是把清算龍蝦的活從王桂香手裡搶了過來。
講究點的人家或飯店,下小龍蝦前還需求將熬油的各種殘渣撈出濾淨。不過孫蓮自家吃就懶得再費工夫,直接在入味的香油裡倒入小龍蝦,一番翻炒後加白酒和醬油。因為不曉得是老抽還是生抽,乾脆閉眼倒了雙份。想想又從糖罐子裡挑了白糖。塗縣這邊不吃甜,白糖就隻放一點權當提鮮。
孫蓮翻開鍋蓋,水蒸氣便裹著香料與醬油的香氣劈麵而來。孫蓮正待找王桂香要個大海碗,便聽廚房彆傳來一聲清脆的呼喊。
第二輪的香料炸完,便可動手炒小龍蝦。
本來歪嘴媽夏季喜好燒一鍋肉湯涮蔬菜,芫荽算是她家的常備菜。她去一問公然就有。想著也要不了多少,就找歪嘴媽借了一小把。
不一會小龍蝦就被炒得蜷起,孫蓮立即倒入兩大碗淨水。不一會油水泛著醬油沫子在鍋裡翻滾,便蓋上蓋子換中火漸漸煮起來。
本來是鍋裡的香氣飄滿屋子,更是透過門窗飄進院子。
可惜第二天就被貓叼走了。
“是啊,書裡講這東西是複合味的,就是說要很多味道堆在一起。”孫蓮也不坦白,“咱家冇有香葉也冇有桂皮之類的,如果能加點四川火鍋料或者郫縣豆瓣醬也會更好。起鍋前能加點芫荽就更好了……”
歪嘴媽一貫脾氣火爆,唯獨被人取了外號不惱,反倒樂於解釋那疤的來源:本身暮年與丈夫打鬥,被一隻瓷碗砸中削掉了一塊肉——字裡行間竟投著一份彪悍的對勁。而歪嘴媽的丈夫前兩年被診斷出癌症,不久留了遺書說不想拖累家庭,半夜跳井死了。跳得還是大院裡的那口井,早上有人打水才發明,搞得現在院子裡的人都不敢吃那井的水。至今一圈人都不知這兩口兒的豪情是深還是不深。
“一碗蝦子更不值幾個錢!”
王桂香讀書少見地淺,傳聞是書上說的就少了三分思疑。再看孫蓮籌辦的質料裡果然又是辣椒又是花椒,便真的信賴是蜀地食譜了。
鄉間好玩的東西太多了!孫蓮能帶他玩的東西太多了!固然每天早上都要跟孫蓮一起做一上午的功課,早晨還要相互抽查背書,但光是一下午的放風,就比他在城裡好玩很多!
孫蓮做完這些,拿灶台邊的潔淨抹布擦了手。轉頭就瞥見王桂香和陳嘉宇兩人正大眼瞪小眼地盯著她,兩對鼻孔在氛圍裡吸啊吸,一副沉醉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