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_第26章 蘧公孫書坊送良友馬秀才山洞遇神仙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馬二先生欲待回家,遇著一走路的,問道:“前麵可另有好頑的地點?”那人道:“轉疇昔便是淨慈、雷峰,如何不好頑?”馬二先生又往前走。走到半裡路,見一座樓台蓋在水中間,隔著一道板橋。馬二先生從橋上走疇昔,門口也是個茶館,吃了一碗茶。內裡的門鎖著,馬二先生要出來看,管門的問他要了一個錢,開了門,放出來。內裡是三間大樓,樓上供的是仁宗天子的禦書。馬二先生嚇了一跳,倉猝整一整頭巾,理一理寶藍直裰,在靴桶內拿出一把扇子來當了笏板,恭恭敬敬,朝著樓上揚塵跳舞,拜了五拜。拜畢起來,定必然神,還是在茶桌子上坐下。中間有個花圃,賣茶的人說是佈政司房裡的人在此宴客,不好出來。那廚房卻在內裡,那熱湯湯的燕窩、海蔘,一碗碗在跟前捧疇昔,馬二先生又戀慕了一番。

馬二先生道:“這些甚麼人?猜想不是管功名的了,我不如去罷。”又轉過兩個灣,上了幾層階層。隻見平坦的一條大街,左邊靠著山一起,有幾個古刹。右邊一起,一間一間的屋子,都有兩進。屋後一進,窗子大開著,空空曠闊,一眼模糊望得見錢塘江。那屋子也有賣酒的,也有賣耍貨的,也有賣餃兒的,也有賣麵的,也有賣茶的,也有測字算命的,廟門口都擺的是茶桌子。這一條街,單是賣茶就有三十多處,非常熱烈。馬二先生正走著,見茶鋪子裡一個油頭粉麵的女人號召他吃茶。馬二先生彆轉頭來就走,到間壁一個茶館泡了一碗茶,瞥見有賣的蓑衣餅,叫打了十二個錢的餅吃了,略覺有些意義。走上去,一個大廟,甚是巍峨,便是城隍廟。他便一向走出來,瞻仰了一番。

畢竟此人是誰,且聽下回分化。

馬二先生單獨一個,帶了幾個錢,步出錢塘門,在茶亭裡吃了幾碗茶,到西湖沿上牌坊跟前坐下。見那一船一船鄉間婦女來燒香的,都梳著挑鬢頭,也有穿藍的,也有穿青綠衣裳的。年紀小的都穿些紅綢單裙子。也有模樣生的好些的,都是一個大團白臉,兩個大高顴骨,也有很多疤、麻、疥、癩的。一頓飯時,就來了有五六船。那些女人前麵都跟著本身的男人,掮著一把傘,手裡拿著一個衣包,上了岸,散往各廟裡去了。馬二先生看了一遍,不在乎裡,起來又走了裡把多路。望著湖沿上接連著幾個旅店,掛著透肥的羊肉,櫃檯上盤子裡盛著滾熱的蹄子、海蔘、糟鴨、鮮魚,鍋裡煮著餛飩,蒸籠上蒸著極大的饅頭。馬二先生冇有錢買了吃,喉嚨裡嚥唾沫,隻得走進一個麪店,十六個錢吃了一碗麪。肚裡不飽,又走到間壁一個茶館吃了一碗茶,買了兩個錢處片嚼嚼,倒感覺有些滋味。吃完了出來,瞥見西湖沿上柳陰下繫著兩隻船,那船上女客在那邊換衣裳:一個脫去玄色外套,換了一件水田披風;一個脫去天青外套,換了一件玉色繡的八團衣服;一其中年的脫去寶藍緞衫,換了一件天青緞二色金的繡衫。那些跟班的女客十幾小我,也都換了衣裳。這三位女客,一名跟前一個丫環,手持黑紗團香扇替他遮著日頭,徐行登陸。那頭上珍珠的白光,直射多遠,裙上環珮,叮叮鐺鐺的響。馬二先生低著頭走了疇昔,未曾俯視。往前走過了六橋,轉個灣,便像些村鄉處所,又有人家的棺材厝基,中間走了一二裡多路,走也走不清,甚是可厭。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