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娘_79.第七十四章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蕭懷朔將奏摺遞給範皓,饒是以範學士的涵養,看到顧淮討官也忍不住倒吸一口寒氣,立即望向蕭懷朔。

他便道,“家父達到雍州時,台城淪陷的動靜傳播開來。巴陵王蕭恪和新野王蕭懋友爭相拉攏荊州刺史王暨,也不曉得蕭懋友受了甚麼刺激,俄然便要因西魏人南下攻打王暨。前麵的事,便如臣之前所說。現在家父正在襄陽對抗西魏人,傳聞殿下調集天下諸侯,雖願效犬馬之勞,但無法分不開身。便調撥了三千人馬給臣,命臣前來聽候調派。”

站在皇子的態度上,如許的設法真是大逆不道。畢竟建康城中住著天子和太子,君王即鼎祚。

顧景樓有些覺著毒手了。

蕭懷朔也不起家,綸巾鶴氅,安坐於席。

蕭懷朔悄悄一笑,道,“是啊……”

範皓略一躊躇,道,“顧公既然派兒子前來,想來必是好動靜。但詳細如何,還要看顧公子如何說。”

便又問,“臣那三千甲士?”

蕭懷朔問道,“您如何想?”

顧景樓也分歧他還價還價――畢竟才說過聽候調遣。何況眼下的局勢,他被蕭懷朔扣作人質也是理所當然的事。他隻想了想,轉而笑道,“臣另有一事想請殿下幫手……舞陽公主彷彿對臣有些曲解,殿下可否為臣說討情?讓她彆那麼活力?”

不管蕭懷朔問雍州的事,還是問顧淮去歲何故不及時北上勤王,他都能把後果結果說清楚,給蕭懷朔一個交代或者說一個台階。但蕭懷朔恰好從中間問起。而這一問,恰好正問到點子上。進可攻,退可守。

在顧淮內心,漢中、襄陽、南郡的得失,重於建康城迫在眉睫的災害――重於天子的性命。

顧景樓垂下了眸子。而蕭懷朔拾起奏摺,清楚已心知肚明,卻還要問,“你帶來的那三千人呢?”

蕭懷朔麵色卻安靜如常,隻道,“江州也不能亂。令顧淮還是任江州刺史,兼領雍州牧,都督秦、庸、豫、荊四州軍事,不得放西魏一兵一卒過襄陽。”

那守城之戰的憤激他影象猶新――他坐擁十萬軍民,城外另有二十萬救兵。即使救兵不動,莫非他就不能破城突圍主動和救兵彙合嗎?莫非他就不能殺出城去主動打擊嗎?

信上顧淮聊聊數筆解釋了他侵犯雍州的原委。大抵便如顧景樓所說。

而顧景樓早曉得這一趟來定然要虧損――用他阿爹的話說,他也該受些經驗了。但這少年有個弊端,他好麵子。讓他對蕭懷朔屈膝報歉,他不是那麼的仗義。

他亦是一身樸實布衣,乃至連兵器都不照顧。但是舉手投足間乾脆利落,倒是半點都不輸陣仗。

範皓從懷中取出範融的信,道,“這是父親寫給顧公的信。”又道,“父親傳聞殿下扣押了張廣,另有話令我帶給殿下。”

蕭懷朔倉促卸去鎧甲,隻套上件鶴氅便訪問範皓。師兄弟兩個見過禮,他便聯袂拉著範皓坐下,問道,“教員是如何說的?”

蕭懷朔大步進屋,侍從們低頭趨步上前,幫他卸下鎧甲。府中記室上前稟報政務,蕭懷朔邊走邊聽,未及進屋,外頭便有人來通稟,“範明之範學士正在側堂裡等待。”

蕭懷朔也總算記起,範融究竟是在何時對他說過顧淮“國士無雙”。

――不過,在來之前他便已明白這一次宴無好宴就是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