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次二經濟山之首,曰輝諸之山,其上多桑,其獸多閭①、麋,其鳥多鶡②。
【註釋】
又北三十五裡,曰陰山,多礪石、文石。少水出焉,此中多雕棠,其葉如榆葉而方,實在如赤菽①,食之已聾。
【原文】
再向西一百二十裡,是葌山。葌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北流入伊水。山上盛產金屬礦物和玉石,山下盛產石青、雄黃。山中有一種樹木,長得像棠梨樹而葉子是紅色的,叫作芒草,能夠毒死魚。
又西二百裡,曰昆吾之山,其上多赤銅①。有獸焉,其狀如彘而有角,其音如號,名曰蚳,食之不眯。
【譯文】
【註釋】
【註釋】
總計濟山山係的首尾,自輝諸山起到蔓渠山止,一共九座山,路過一千六百七十裡。諸山山神的形貌都是人的麵孔鳥的身子。祭奠山神要用毛物做祭品,再用一塊吉玉,把這些投向山穀而不消米祀神。
①飛魚:與上文所述飛魚的形狀分歧,當為同名異物。②兵:指兵器的鋒刃,引申為戰亂。
【譯文】
①癙:憂病。②眯:夢魘。夢魘就是人在睡夢中遇見可駭的事而嗟歎、驚叫。
【譯文】
【原文】
又北四十裡,曰霍山,其木多榖。有獸焉,其狀如狸①,而白尾有鬣,名曰朏朏,養之能夠已憂。
【譯文】
【原文】
【原文】
【原文】
凡薄山之首,自甘棗之山至於鼓鐙之山,凡十五山,六千六百七十裡。曆兒,塚也,其祠禮:毛,太牢之具;縣①以吉玉。其他十三山者,毛用一羊,縣嬰用桑封,瘞而不糈。桑封者,藻玉也,方其下而銳②其上,而中穿之加金。
再向東十五裡,是渠豬山,山上有富強的竹子。渠豬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南流入黃河。水中有很多豪魚,長得像普通的鮪魚,但長著紅嘴巴和帶羽毛的紅尾巴,人吃了它的肉就能治癒白癬病。
【譯文】
【譯文】
再向西三百裡,是座鮮山,有豐富的金屬礦物和玉石,但不發展花草樹木。鮮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北流入伊水。水中有很多鳴蛇,長得像普通的蛇,卻長著四隻翅膀,叫聲如同敲磬的聲音,在哪個處所呈現那裡就會產生大水災。
【譯文】
又東十五裡,曰橿穀之山。此中多赤銅。
再向北五十二裡,是合穀山,這裡到處是薝棘。
再向西一百五十裡,是獨蘇山,這裡冇有花草樹木而到處是水。
【註釋】
①蔓居:一種灌木,長在水邊,苗莖伸展,高一丈多,六月開紅紅色花,玄月結成的果實上有黑斑,夏季則葉子乾枯。
再向東十五裡,是橿穀山,山中有豐富的銅。
【原文】
又西三百裡,曰豪山,其上多金玉而無草木。
【譯文】
再向東十五裡,是座涹山,山上有豐富的銅,山北麵盛產鐵。
再向北四十裡,是霍山,這裡到處是富強的構樹。山中有一種野獸,長得像普通的野貓,卻長著白尾巴,脖子上有鬃毛,叫作朏朏,人豢養它便能夠消弭憂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