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1_第16章 中山經(2)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再向東十裡,是良餘山,山上有富強的構樹和柞樹,冇有石頭。餘水從良餘山北麓流出,然後向北流入黃河;乳水從良餘山南麓流出,然後向東南流入洛水。

再向西一百二十裡,是座厘山,山南麵有很多玉石,山北麵有富強的茜草。山中有一種野獸,長得像普通的牛,滿身青玄色,收回的聲音如同嬰兒哭泣,是能吃人的,叫作犀渠。滽滽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南流入伊水。這裡另有一種野獸,叫作,長得像獳犬卻滿身有鱗甲,長在鱗甲間的毛像豬鬃一樣。

又西二百裡,曰熊耳之山,其上多漆,其下多棕。浮濠之水出焉,而西流注於洛,此中多水玉,多人魚。有草焉,其狀如蘇①而赤華,名曰葶苧,能夠毒魚。

①衣:作動詞用,穿的意義。這裡是包裹的意義。

【註釋】

西五十裡,曰扶豬之山,其上多礝石①。有獸焉,其狀如貉②而人目,其名曰。虢水出焉,而北流注於洛,此中多礝石。

再向東十裡,是屍山,到處是蒼玉,這裡的野獸以麖居多。屍水從這座山發源,向南流入洛水,水中有很多良好玉石。

①汵石:一種柔嫩如泥的石頭。

又東二十裡,曰陽虛之山,多金,臨於玄扈之水。

再向東五百裡,是成侯山,山上是富強的櫄樹,這裡的草以秦居多。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